·解答持有人关心的问题

 

从我们收集到的投资者问题来看,主要归纳为5点,并作回复如下:

问题一、为什么要控制建仓速度?

嘉实策略增长基金采取稳健的建仓策略是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

1、 渐进有序的投资进度,有助于降低市场目前较高的冲击成本。
   冲击成本也可以称为流动性成本,是指一定数量的委托迅速成交时对价格的影响。通常,在不影响股价正常波动的情况下,获取筹码的数量越大,需要交易的时间越长。如果短期内强行收集筹码,就会必然导致标的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建仓成本上升。 一般而言,基金的规模越大,冲击成本就会增大,如果策略增长基金对目标股票建仓速度过快,必然会抬高建仓成本,这是不符合持有人利益的。所以,在目前市场存在较高的冲击成本时,渐进有序地建仓是最好的选择。

2、 与上证指数在2000点以前时相比,随着市场整体估值的提升,基金的建仓策略也要改变。
   基金等战略性的机构在建仓时,强调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在指数不断上涨过程中,动态地调整建仓策略才是资产配置的关键。比如,在2006年1月,那时是牛市的起点,基金选择了优势行业、热门板块大举建仓;到2006年6月,有色、军工行情暂告一段落后,大盘蓝筹股的洼地效应显现,以嘉实领军的基金在大盘股的战略性底部快速建仓;2006年10月,大盘蓝筹股行情开始爆发,基金快速满仓将有很好收益;2006年12月,上证指数在历史高点上方仍然快速上行,个股普遍涨幅较大,估值不断提升,大规模地进行行业配置难以取得超额收益,精选个股稳步建仓是取胜之道。

3、 股市在快速变化,上市公司经营也在发生变化,个股的选择更要谨慎。
   随着股价的大幅上涨,公司年终业绩的逐渐明朗,个股的估值需要不断调整。嘉实有一整套公司研究方法(IEV),通过流程化、精细化研究,将公司调研与预测模型有机结合,对股票进行投资评级。这个过程中,我们秉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选择我们认为当前价值仍被低估的或基本合理的目标。

4、 当前处于机构博弈的时代,大型基金的资金流向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密切关注。
   短期来看,在流动性和持有成本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大型基金更易成为对手的目标,尤其是对优质股票的争夺将更为激烈。因此,隐蔽、有序的建仓会绕开竞争者构筑的壁垒。

问题二:短期业绩为什么无法快速超越大盘?

对于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短期表现,我们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 嘉实基金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不做短期对赌游戏。
   巴菲特说“如果你不愿拥有一支股票十年,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契约中向投资者申明了本基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即投资于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企业,希望获得与企业内在价值增长相一致的长期溢价。因此,在当前趋势投资大行其道而催生出短期泡沫时,考虑持有人利益胜过基金业绩排名,是我们对持有人的重托负责任的一贯态度。

我们也一直认为,投资业绩的取得,短期看胆量、长期看实力。

2、 从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上来看,近期的指数大幅上扬,是由于权重股拉抬而存在虚涨成份。
   由于上证综指采取的是总市值加权平均法,一些流通市值较小,但总市值很大的股票,尤其是总市值占整个市场市值较大的股票,会成为拉抬指数的杠杆标的。比如,工商银行在2007年1月4日时,流通市值只有420多亿元,而总市值达到2万亿元,总市值占沪市总市值达22.96%,杠杆效应非常显著。例如,2006年12月25日,上证指数上涨92.09点,涨幅为3.93%,其中工商银行上涨9.92%,对大盘贡献44.08点,中国银行上涨7.5%,对大盘贡献19.93点。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6大银行一并贡献69.65点,占指数涨幅的75.63%。而同日,涨幅超过大盘的股票只有114只,仅在当日进行交易的股票中占比9.12%。

2006年11月20日上证综指突破2000点,至2007年1月4日当日的平均指数2800点,指数上涨了40%,而沪市前5大权重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宝钢股份贡献了其中的21.35%,这还不包括其他银行地产股、钢铁汽车电力股。

问题三:大基金运作的优势在哪里?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大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具有定价方面的优势,是主动的市场引导力量,具有号召力;
  2、在市场下跌时,尤其是在建仓期市场出现下跌,抗跌性很好;
  3、在一级市场具有天然优势,是超额认购下的优质股票的必然发售对象。

而且,长期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基金的运作成绩也一样出色,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主要还是在于长期的投资管理能力。

在国际投资界,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也是全球总资产规模最大的公司,2003年总资产超过1695亿美元,而当时中国股市流通市值相当于1621亿美元。该公司39年间无论牛熊市都能战胜市场,取得年平均22.2%的收益率,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而富达基金公司旗下的五星级基金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Fund,规模达到331亿美元,其最近5年、最近10年的年平均收益率也大幅超越业绩基准。国内市场上,今年发行的一些大盘基金,一样表现很好。

问题四:嘉实采取了哪些必要措施?

其实,在策略增长基金发行之前,我们就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和长期的经验判断,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投研团队建设和基金投资策略两个方面。

在团队建设方面,嘉实聘请许小年博士作为顾问,很快提升了研究团队的实力,同时,更多业内优秀的一线行业研究员加盟,进一步充实了重点行业的研究力量。而且,本基金一经成立,四人基金经理小组共同管理的模式就已确定。这四位基金经理具有长期默契合作的经历,其中:

邵健是基金经理小组负责人,负责股票投资的最终决策。历史上管理的嘉实增长基金获得殊荣众多。是嘉实公司成长性投资研究组组长。

党开宇,到嘉实接手嘉实服务基金后,基金业绩表现突出。其历史上管理的诺安平衡基金和诺安股票基金也获得了很高评价,其中诺安平衡基金获得晨星5星评级。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掌管两只基金的女性基金经理。是嘉实公司成长性投资研究组组员。

邹唯,嘉实稳健基金、嘉实保本基金基金经理,曾任嘉实增长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嘉实稳健基金06年11月初扩募以后,短短两个月获得30%以上增长 。是嘉实公司成长性投资研究组组员。

刘熹,社保602组合经理,其与邵健共同管理着社保602组合,其业绩排名同类社保组合第一。

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认为,经历了全年的恢复性上涨后,行业性的、板块性的投资机会将大为减少,市场整体估值高企之时,未来的机会来源于长期成长的个股机会,因此策略增长基金采取了精选个股的建仓策略。对于精选出的股票,一旦投资,将长期持有,而且我们相信,下跌时的买入机会一定胜于追涨时去介入。这就是“在别人贪婪是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问题五:市场未来的趋势?

对于市场的长期趋势,嘉实在2006年初就首先提出,中国处于一个伟大牛市的起点,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坚信,中国牛市的繁荣才刚刚开始,市场处于一个投资的黄金时期。虽然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幅上涨,股指涨幅超过130%,我们仍然对2007年的机会保持乐观。

我们认为,中国的股市与宏观经济景气的关系现在越来越紧密,在经历2006年10%以上的GDP增长后,2007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预期减速的背景下仍然一支独秀,保持9.6%左右的增速,而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将增长22%以上,这些预期良好的经济数据将对股市构成了有力支撑。而且,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仍将延续,市场的资金面还是非常宽松。

同时,一些事件性的影响,比如3G上马、奥运临近、所得税并轨、新农村建设、滨海开发、铁路和电网建设等,都将带来一些重大的投资机会。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中国A股重点公司07年的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我们认为,虽然相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处于高端,但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仍远小于亚洲其他重要国家,如日本、印度等,而且市场动态估值仍然基本合理。这样一种估值情况对市场整体而言影响中性,但易于引致较大的波动。市场更多的是在结构化发展的背景下,寻找成长性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道位传诚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