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嘉实观点:宏观经济分析提供投资指南

字体大小:

我们对于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逻辑的判断是:信贷拉动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展开一些说,就是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保证就业,保证就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什么来保持经济增长呢?主要是通过投资。那如何来刺激投资,就是靠大规模的银行信贷。对2009年而言,拉动投资既有必要性,也有非常强的可行性:首先,地方政府对投资向来都表现为“饥渴症”,这与地方政府的财税体制息息相关。第二、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投资的空间非常大。第三、政府手里强有力地掌握了信贷资源。所以,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对信贷的主导来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对今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GDP全年约8.3%,一季度最低,未来逐季攀升;CPI全年约1%,走势大体呈U型,三、四季度走出通缩;全年市场的流动性都非常充裕。

今年前四个月以来的经济实际运行轨迹与我们的判断非常吻合。

  宏观经济分析对基金投资的意义非常的重大。首先,基于我们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股票市场最有机会的一些行业是在投资品、内需品上,我们给它总结了一个词叫“又内又重”。“内”的意思是内需品,和外需关联性比较低的产品,它们可能存在比较大的机会,如农药、房地产行业。“重”主要是指投资品,跟基建投资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它可能存在比较大的一些投资机会,比如说水泥、工程机械、有色、煤炭、建材等。

  第二,更重要的一点,宏观分析对大类资产的配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在去年11月份研判2009年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就提出2009年一季度是股票和债券两大类资产切换的时期,主要的依据也是认为,一季度的GDP可能会处于低点。在低点之以前的债券市场的牛市可能会发生一个微妙的变化。因为在去年11月份之前,债券市场的基本面和资金面都非常支持它走出一个牛市的行情。从基本面来看,CPI一路走低,连续五次降息,从债券资金面来说,由于当时没有放开信贷额度,银行间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流向了债券市场,所以,它的资金面也非常的好。

  但到了今年的一季度,由于大家预期经济可能会见底回升,所以,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债券的基本面还相当得好,从通胀演变为通缩,而且减息预期还继续存在,但债券市场的资金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增资金可能投向债券市场,但可能更多的资金流向了贷款。所以,债券市场的资金面对一个明显的分流。未来由于大家对经济上升的预期,以及通货膨胀可能在年底出现一个增长,这对债券市场有一个不利的影响。

  3月份全国人大会议确定了今年财政赤字规模,后来又确定了地方发债的规模,债券的供给面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供给压力非常的大。所以,债券市场从去年的牛市开始出现变化,向一个不利于债券市场演变的行情发生变化。这是债券市场。

  从股票市场来说,去年5月份之前,所有的经济数据都往下走,尤其是企业盈利非常的糟糕,市场信心涣散,所以,股票市场出现了一轮非常凶猛的下跌。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同样由于大家对经济预期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虽然经济数据可能还会很差,但大家预期这可能就是最差了,未来会向好,所以,这个预期发生变化,导致股票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行情。

为什么说一季度股、债行情处于胶着、反复、不确定的状况呢?对股票市场而言,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经济走势更多是乐观的预期,而不是看到明确的数据支持,所以,股票市场就表现为涨上去但信心不足,之后又掉下来。对债券市场而言,大家认为虽然未来将是经济向好、走出通胀,但毕竟当下的基本面还是好的——经济处于谷底、通货紧缩,因此债券市场就表现为跌下去但又不甘心,之后又涨起来。

二季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股债反复、胶着的不确定也会走向明朗化,也就是说随着宏观经济的明朗,股票市场向好,债券市场向差的宏观环境会越来越显著。

  到了下半年,随着CPI由负转正,债券市场基本面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不光资金面发生重大变化,基本面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可能由通缩转为通胀,减息走向不减息甚至有可能走向加息的预期,这都会对债券市场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随着经济回暖,各种经济数据的好转,尤其是下半年,随着通货膨胀开始温和地回升,企业盈利也会向好,这时候股票市场宏观环境会越来越明朗,越来越乐观。

 

嘉实观点:宏观经济分析提供投资指南

2009-05-20

我们对于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逻辑的判断是:信贷拉动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展开一些说,就是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保证就业,保证就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什么来保持经济增长呢?主要是通过投资。那如何来刺激投资,就是靠大规模的银行信贷。对2009年而言,拉动投资既有必要性,也有非常强的可行性:首先,地方政府对投资向来都表现为“饥渴症”,这与地方政府的财税体制息息相关。第二、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投资的空间非常大。第三、政府手里强有力地掌握了信贷资源。所以,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对信贷的主导来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对今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GDP全年约8.3%,一季度最低,未来逐季攀升;CPI全年约1%,走势大体呈U型,三、四季度走出通缩;全年市场的流动性都非常充裕。

今年前四个月以来的经济实际运行轨迹与我们的判断非常吻合。

  宏观经济分析对基金投资的意义非常的重大。首先,基于我们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股票市场最有机会的一些行业是在投资品、内需品上,我们给它总结了一个词叫“又内又重”。“内”的意思是内需品,和外需关联性比较低的产品,它们可能存在比较大的机会,如农药、房地产行业。“重”主要是指投资品,跟基建投资高度相关的一些行业,它可能存在比较大的一些投资机会,比如说水泥、工程机械、有色、煤炭、建材等。

  第二,更重要的一点,宏观分析对大类资产的配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在去年11月份研判2009年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就提出2009年一季度是股票和债券两大类资产切换的时期,主要的依据也是认为,一季度的GDP可能会处于低点。在低点之以前的债券市场的牛市可能会发生一个微妙的变化。因为在去年11月份之前,债券市场的基本面和资金面都非常支持它走出一个牛市的行情。从基本面来看,CPI一路走低,连续五次降息,从债券资金面来说,由于当时没有放开信贷额度,银行间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流向了债券市场,所以,它的资金面也非常的好。

  但到了今年的一季度,由于大家预期经济可能会见底回升,所以,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债券的基本面还相当得好,从通胀演变为通缩,而且减息预期还继续存在,但债券市场的资金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增资金可能投向债券市场,但可能更多的资金流向了贷款。所以,债券市场的资金面对一个明显的分流。未来由于大家对经济上升的预期,以及通货膨胀可能在年底出现一个增长,这对债券市场有一个不利的影响。

  3月份全国人大会议确定了今年财政赤字规模,后来又确定了地方发债的规模,债券的供给面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供给压力非常的大。所以,债券市场从去年的牛市开始出现变化,向一个不利于债券市场演变的行情发生变化。这是债券市场。

  从股票市场来说,去年5月份之前,所有的经济数据都往下走,尤其是企业盈利非常的糟糕,市场信心涣散,所以,股票市场出现了一轮非常凶猛的下跌。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同样由于大家对经济预期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虽然经济数据可能还会很差,但大家预期这可能就是最差了,未来会向好,所以,这个预期发生变化,导致股票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行情。

为什么说一季度股、债行情处于胶着、反复、不确定的状况呢?对股票市场而言,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经济走势更多是乐观的预期,而不是看到明确的数据支持,所以,股票市场就表现为涨上去但信心不足,之后又掉下来。对债券市场而言,大家认为虽然未来将是经济向好、走出通胀,但毕竟当下的基本面还是好的——经济处于谷底、通货紧缩,因此债券市场就表现为跌下去但又不甘心,之后又涨起来。

二季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股债反复、胶着的不确定也会走向明朗化,也就是说随着宏观经济的明朗,股票市场向好,债券市场向差的宏观环境会越来越显著。

  到了下半年,随着CPI由负转正,债券市场基本面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不光资金面发生重大变化,基本面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可能由通缩转为通胀,减息走向不减息甚至有可能走向加息的预期,这都会对债券市场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随着经济回暖,各种经济数据的好转,尤其是下半年,随着通货膨胀开始温和地回升,企业盈利也会向好,这时候股票市场宏观环境会越来越明朗,越来越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