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专访投资策略大师阿诺德:中国价值股相对便宜

字体大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赵娟 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过于向科技和电信股票集中的标准普尔指数的弊端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以公司的账面值、营业额、现金流和分红等最能反映经营和盈利能力的基本面指数应运而生,它被誉为指数领域的“价值投资”策。 

而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创始者罗伯特·阿诺德(Robert·Arnott)在2006年美国《理财杂志(Smart Money》被评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30人之一。虽然他本人在中国并不为投资者熟悉,但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短短的4年内已经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迅速生根,目前,全球内采用基本面指数策略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00亿美元。 

罗伯特·阿诺德认为,一个公司的真实价值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股价又受各种因素如宏观经济指标、产业发展预期、投资者情绪等影响而波动,这些因素可以看做市场的噪音,越是新兴的年轻的市场,其市场噪音对股价影响越大,而公司的价格最终会回归理性价值,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就是以最能衡量公司价值的财务构建的指数,可有效地降低股票价格偏离价值所造成的收益损害。 

目前,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并已被嘉实基金引入中国。近日经济观察网专访了罗伯特·阿诺德,他表示对美国经济担忧,但是在未来两到三年中国成长型的股票会有较好的表现,因为他认为现在这类股票相对便宜。 

不担心中国股市 美国经济不乐观   

经济观察网: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以及未来投资的建议?

罗伯特·阿诺德:对中国我比较担心的一点是,过去中国经济倾向于储蓄和制造,而不是消费,如果能够向消费成功过渡,未来中国受到美国影响就会小一些。 

相对于美国股市,未来两年,我都不太担心中国股市。这一轮中国股市的反弹是从成长型股票开始,这对于我们的基本面投资策略而言是件好事情,说明价值型股票相对很便宜,所以,我们也预测,当市场回归理性时价值就会反弹,未来的两到三年这类股票会有较好的表现。 

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具有深度价值的股票,新兴市场中的债券,以及美国市场与抗通胀挂钩的债券品种,未来都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

经济观察网:可否谈一下你对美国目前经济复苏情况的看法? 

罗伯特·阿诺德:我对美国经济十分担忧,目前美国的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走出低谷,很可能长期在底部徘徊,将是一个L型的走势。  

美国的GDP 在3季度有所上涨,看上去有所复苏,但实际上,汽车销售数据回暖的背景是政府补贴的刺激,不能看短期的单一指标,如果要看,有一个数据更有说服力,美国个人交税状况比去年11月份下降了4个百分点。美国已经调整过的通货膨胀率计算方法会让GDP 数据表面上比较好看,但其实增长并不那么可信。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举债政策过度,通过举债来刺激经济对于中国这样没有债务负担的国家是好事情,但目前美国包括私人部门的负债总和已经是GDP 的5倍以上,是历史以来的最高,未来如何解决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加息,现在都已经太晚了,但依然不会很快,目前,美国只有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抵消债务。而美元贬值是个长期趋势,我认为,一旦反弹就是卖出美元的信号。 

美国有一些投资者预估经济和企业盈利都会是V型翻转,这有些不理性,如果事实证明经济的复苏是L型,但股市已经在2009年走出了V型,那么股市明年下跌的风险会很大。 

摒弃噪音的基本面指数价值投资 

经济观察网:为什么说基本面指数策略具有价值倾向?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什么异同? 

罗伯特·阿诺德:市值加权指数中的每一只股票会随着市场情绪而变化,但随着市场情绪回归理性,被高估的股票和低谷的股票都会回归基本面。因此,我们依据公司基本面数据重新构建指数,并每年进行一次调整。透过这样的调整长期跟踪价值型公司,如果说与市值加权法制定的指数是一个中立的指数,相之性比,基本面指数被认为具有价值倾向。 

巴菲特的投资特点是用未来的价值和现在的价格做比较,选择少数具有深度价值的个股,长期持有。而基本面指数赚钱的方法是由很多只股票构建一个组合,通过长期持有配合每年调仓的方式获得收益,将“大树法则”和“价值投资”相结合,有一个更宽广的投资面。  

2008年时巴菲特做了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投资,就是买入高盛。当时我们的基本面指数也有相同的动作,调仓中加大了银行类股票,不能因为市场的恐慌而抛售已经回归价值的公司,这是一样的理念。 

经济观察网:基本面指数策略是如何选择公司指标的? 

罗伯特·阿诺德:我们选择的是过去5年实际反映一个公司基本面的账面值、营业额、现金流、分红的平均数据。不选择短期内的数据,是因为短期的数据波动太大,5年期的数据才能比较好的表现一个公司的平均状况。 

这些数据不预测未来,与市值加权比,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精髓是不做预期测,预期反映人的情绪,很容易追高杀跌,往往是不理性的,由此我们打断了带有“噪音”的价格和指数权重的联系。 

经济观察网: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在过去几年全球市场的表现如何?更适合什么类型的市场? 

罗伯特·阿诺德:现对于传统的市值加权法构造指数,美国在指数基金方面的创新除了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还有等权指数策略等。也有机构用总股息的大小来作为构建指数的标准。不过数据表明,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表现是具有竞争力的。 

过去三年全球大部分市场指数与相应的基本面指数做对比的话,后者的收益总体高出4%。2008年的市场某种程度进入恐慌性的蔓延,价值型股票不被看好,市场偏好转向成长型股票,当时基本面指数的表现相对较弱,但2009年市场再度回到基本面,绝大部分市场不管亚洲还是欧美,基本面指数平均获得高出市值加权指数10%左右的收益。 

总体而言,在有效率的市场中,基本面指数策略领先市场加权指数的量相对小,而在相对无效率的市场中,尤其是新兴市场,情绪等噪音对价值的干扰更大,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优势也就更大。 

在中国,我们首先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开发了以大盘股为主的基本面指数,因为大公司更能代表中国经济面,接下来我们还将合作开发小盘股基本面指数。 

专访投资策略大师阿诺德:中国价值股相对便宜

2009-12-2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赵娟 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过于向科技和电信股票集中的标准普尔指数的弊端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以公司的账面值、营业额、现金流和分红等最能反映经营和盈利能力的基本面指数应运而生,它被誉为指数领域的“价值投资”策。 

而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创始者罗伯特·阿诺德(Robert·Arnott)在2006年美国《理财杂志(Smart Money》被评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30人之一。虽然他本人在中国并不为投资者熟悉,但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短短的4年内已经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迅速生根,目前,全球内采用基本面指数策略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00亿美元。 

罗伯特·阿诺德认为,一个公司的真实价值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股价又受各种因素如宏观经济指标、产业发展预期、投资者情绪等影响而波动,这些因素可以看做市场的噪音,越是新兴的年轻的市场,其市场噪音对股价影响越大,而公司的价格最终会回归理性价值,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就是以最能衡量公司价值的财务构建的指数,可有效地降低股票价格偏离价值所造成的收益损害。 

目前,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并已被嘉实基金引入中国。近日经济观察网专访了罗伯特·阿诺德,他表示对美国经济担忧,但是在未来两到三年中国成长型的股票会有较好的表现,因为他认为现在这类股票相对便宜。 

不担心中国股市 美国经济不乐观   

经济观察网:如何看待中国市场,以及未来投资的建议?

罗伯特·阿诺德:对中国我比较担心的一点是,过去中国经济倾向于储蓄和制造,而不是消费,如果能够向消费成功过渡,未来中国受到美国影响就会小一些。 

相对于美国股市,未来两年,我都不太担心中国股市。这一轮中国股市的反弹是从成长型股票开始,这对于我们的基本面投资策略而言是件好事情,说明价值型股票相对很便宜,所以,我们也预测,当市场回归理性时价值就会反弹,未来的两到三年这类股票会有较好的表现。 

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具有深度价值的股票,新兴市场中的债券,以及美国市场与抗通胀挂钩的债券品种,未来都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

经济观察网:可否谈一下你对美国目前经济复苏情况的看法? 

罗伯特·阿诺德:我对美国经济十分担忧,目前美国的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走出低谷,很可能长期在底部徘徊,将是一个L型的走势。  

美国的GDP 在3季度有所上涨,看上去有所复苏,但实际上,汽车销售数据回暖的背景是政府补贴的刺激,不能看短期的单一指标,如果要看,有一个数据更有说服力,美国个人交税状况比去年11月份下降了4个百分点。美国已经调整过的通货膨胀率计算方法会让GDP 数据表面上比较好看,但其实增长并不那么可信。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举债政策过度,通过举债来刺激经济对于中国这样没有债务负担的国家是好事情,但目前美国包括私人部门的负债总和已经是GDP 的5倍以上,是历史以来的最高,未来如何解决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加息,现在都已经太晚了,但依然不会很快,目前,美国只有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抵消债务。而美元贬值是个长期趋势,我认为,一旦反弹就是卖出美元的信号。 

美国有一些投资者预估经济和企业盈利都会是V型翻转,这有些不理性,如果事实证明经济的复苏是L型,但股市已经在2009年走出了V型,那么股市明年下跌的风险会很大。 

摒弃噪音的基本面指数价值投资 

经济观察网:为什么说基本面指数策略具有价值倾向?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有什么异同? 

罗伯特·阿诺德:市值加权指数中的每一只股票会随着市场情绪而变化,但随着市场情绪回归理性,被高估的股票和低谷的股票都会回归基本面。因此,我们依据公司基本面数据重新构建指数,并每年进行一次调整。透过这样的调整长期跟踪价值型公司,如果说与市值加权法制定的指数是一个中立的指数,相之性比,基本面指数被认为具有价值倾向。 

巴菲特的投资特点是用未来的价值和现在的价格做比较,选择少数具有深度价值的个股,长期持有。而基本面指数赚钱的方法是由很多只股票构建一个组合,通过长期持有配合每年调仓的方式获得收益,将“大树法则”和“价值投资”相结合,有一个更宽广的投资面。  

2008年时巴菲特做了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投资,就是买入高盛。当时我们的基本面指数也有相同的动作,调仓中加大了银行类股票,不能因为市场的恐慌而抛售已经回归价值的公司,这是一样的理念。 

经济观察网:基本面指数策略是如何选择公司指标的? 

罗伯特·阿诺德:我们选择的是过去5年实际反映一个公司基本面的账面值、营业额、现金流、分红的平均数据。不选择短期内的数据,是因为短期的数据波动太大,5年期的数据才能比较好的表现一个公司的平均状况。 

这些数据不预测未来,与市值加权比,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精髓是不做预期测,预期反映人的情绪,很容易追高杀跌,往往是不理性的,由此我们打断了带有“噪音”的价格和指数权重的联系。 

经济观察网: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在过去几年全球市场的表现如何?更适合什么类型的市场? 

罗伯特·阿诺德:现对于传统的市值加权法构造指数,美国在指数基金方面的创新除了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还有等权指数策略等。也有机构用总股息的大小来作为构建指数的标准。不过数据表明,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表现是具有竞争力的。 

过去三年全球大部分市场指数与相应的基本面指数做对比的话,后者的收益总体高出4%。2008年的市场某种程度进入恐慌性的蔓延,价值型股票不被看好,市场偏好转向成长型股票,当时基本面指数的表现相对较弱,但2009年市场再度回到基本面,绝大部分市场不管亚洲还是欧美,基本面指数平均获得高出市值加权指数10%左右的收益。 

总体而言,在有效率的市场中,基本面指数策略领先市场加权指数的量相对小,而在相对无效率的市场中,尤其是新兴市场,情绪等噪音对价值的干扰更大,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的优势也就更大。 

在中国,我们首先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开发了以大盘股为主的基本面指数,因为大公司更能代表中国经济面,接下来我们还将合作开发小盘股基本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