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基金经理“十强”:王亚伟、邹唯领衔

字体大小:

    十大基金经理共性

  ● 清一色“70后”

  ● 硕士学历及以上

  ● 职业发展路径为“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

  ● 关注基本面研究

  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诱惑、偶然的鲜花与掌声、频繁的挫败或起伏……这就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挑战。他们是站在最前沿的人群,感受中国股市和公募基金业的潮起潮落、冷暖际遇。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金经理在中国仍然是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人群。西装革履、高额收入,这是他们表面的光环。伴随而来的也有更多的质疑,业绩好坏、人员流动等,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都是市场焦点,因为他们管理的是投资者的“血汗钱”。

  对于投资者来说,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可能直接成为他们购买基金的原因。但是,目前547位公募基金经理,谁能撰写投资神话呢?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在任职期3年以上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经理中,依照区间净值超越基准年化收益率、基金年波动率、基金规模三个指标,分别以5∶3∶2的权重综合打分,评选出业内十大优秀基金经理。

  这十位基金经理分别是:华夏基金王亚伟、嘉实基金邹唯、易方达基金陈志民、潘峰、中银基金孙庆瑞、富国基金陈戈、兴业基金王晓明、富国基金宋小龙、鹏华基金黄鑫和易方达基金侯清濯。

  “70后”研究员出身

  这十位基金经理清一色为“70后”,从业经验在8~16年不等。从性别上看,9位基金经理为男性,仅中银基金孙庆瑞一位女基金经理。学历方面,9位基金经理学历为硕士,仅易方达潘峰为博士。9位基金经理无海归经历,仅易方达陈志民曾公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曾在美国Evergreen Investments基金管理公司国际股票投资部工作。

  从从业历程上看,十位基金经理基本都依循“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的职业发展道路。“这是基金经理标准化的成长路径。”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群航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基金经理的投资必须建立在对公司研究的基础上。”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对本报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经理出身主要来自三种,一是研究员出身,二是社保或基金专户出身,三是第三方资产管理部门即做投资出身。“相对于投资派,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更看重公司基本面研究,但对市场情绪的关注会比较少。”也就是说,这类基金经理在“选股”方面的能力强于“选时”。

  曾令华表示,投资派出身的基金经理可能更注重市场情绪的“催化剂”作用,在买入时间的把握上更有优势。

  关注基本面

  由于研究员出身的关系,十位优秀基金经理都非常关注公司基本面研究。而潘峰、陈戈和宋小龙都对“成长股”情有独钟。

  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索罗斯及彼得·林奇等的投资理念都对基金经理有重要影响。王亚伟曾公开表示,对其投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彼得·林奇。“作为共同基金行业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成功经验最有可能在中国的共同基金行业得到复制。”

  易方达潘峰最喜欢的两位投资大师是巴菲特与索罗斯。在他看来,巴菲特属于乐观主义者,他相信优秀的管理层可以把公司做好,坚持长期持股的复利效应;而索罗斯则是偏悲观的投资者,他所提出的反身性理论对公募基金投资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富国基金宋小龙则希望能像彼得·林奇那样可以找到5年翻10倍,甚至3年翻10倍的好股票。他表示,彼得·林奇说过,你的组合里面,有两只股票可以做到5年翻10倍,你就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基金经理。这个规律在中国同样适用,只要找到两家这样的公司,就是中国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

  1 王亚伟

  华夏大盘基金经理

  1971年出生,经济学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华夏证券工作。1998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历任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1998.4~2002.1),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1.12~2005.4)。目前掌管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和华夏大盘基金。

  真正让王亚伟声名鹊起的是华夏大盘基金。王亚伟2006年执掌华夏大盘,接手第一年,王亚伟便取得154.5%的净值增长率,在同期市场上163只非货币型基金中名列第11。此后,华夏大盘成为2007年股基冠军、2008年股基亚军和2009年股基冠军。以“牛市赚得比别人多,熊市跌得比别人少”著称,王亚伟个人也成为基金界的“神话”,众多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形成了“王亚伟概念”。不过,华夏大盘业绩优秀还和这只基金长期暂停申购有关,使得基金经理不用考虑规模变化。

  但今年年初以来,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表现平平,基金净值一度缩水9.09%。7月初,华夏基金内网上发布通知称王亚伟将不再担任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消息传开后一度引发媒体大猜想,王亚伟究竟是“引咎辞职”还是“术业专攻”?

  王亚伟的经典语录是:投资很辛苦,跟农民很像。我没想过要做巴菲特,也没想过做索罗斯,只想做个兢兢业业的好“农民”。

  第三方点评:善于挖掘股票的隐性价值,独具一格的选股方式。从运作历史来看,选时能力也较强。今年二季度,基金重仓的医药股和新疆板块作出较好贡献。

  2 邹唯

  嘉实主题精选基金经理

  理学硕士研究生,8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职于长城证券研究发展中心,2003年6月进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工作。历任嘉实浦安保本基金、嘉实稳健基金、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7月至今任嘉实主题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邹唯执掌的嘉实主题精选基金成为今年上半年唯一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以7.06%的半年业绩位列2010年上半年偏股基金第一位。近一年回报率为30.41%,在150只混合型基金中排第1位。去年,相关媒体统计邹唯在嘉实基金的6年里,为投资者赚到了220.86亿元,而将其称为“最赚钱的基金经理。”

  邹唯表示,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基金经理追求的是两点,一个是投资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利用不断提高的投资能力为持有人赚钱。这是你的根本目的。第二个是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投资有高峰也有低谷。所以做基金经理好的时候要不断告诉自己会有差的时候,但是差的时候要告诉自己会有好的时候。

  在他看来,投资就是练心。他把投资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心态,心态代表你的投资行为;第二是战略,战略代表投资方向,对大的趋势判断;第三是战术,代表投资操作。其中以心态层面最为重要。

  第三方点评:邹唯是一个风险回避者;擅长主题投资。在选股思路上对热点板块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同时择时能力很强,从管理嘉实主题的历史来看,基本上对历次大的转折时点把握较好。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较好,从运作历史来看,其净值波动率较小。

  [ 陈戈坦言,他做基金经理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时间比,自己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好股票找出来。除此以外,不猜大势、不追热点,这样心态就比较稳定,压力也会相对小很多 ]

  3 陈志民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

  1971年出生,厦门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16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厦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部经理助理,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总监并兼任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基金经理。

  陈志民个性严谨,他不是一个交易型选手,更擅长做自下而上的研究,寻找长期牛股。他曾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长的优质企业来构建核心资产,配置型资产则挑选有清晰而稳定主业的公司,根据行业变化、宏观变化,在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的比重。陈志民表示,一只基金长期的生命力就在于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对于2010年的投资策略建议,陈志民表示:“今年个股选择的重要性将远远大于对市场大势的判断,整个市场股票的分化将会非常厉害。从大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选中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会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此外,波段操作也是一种投资方法,有的人也能把握得很好,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复制。总的来说,方法有很多种,应该用自己熟悉掌握的方法去做投资。”

  第三方点评: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较好,是易方达旗下投资策略相对比较灵活的基金经理。看好消费升级和新的商业模式催生的投资机会,投资遵循“新经济、新模式、新思路”。

  4 潘峰

  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经理

  1974年出生,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8年证券从业经验。2002年毕业后加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业研究员,机构理财部投资经理,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基金经理。

  在投资方面,潘峰偏好成长股。潘峰表示,自己喜欢成长股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很多中小市值公司的成长比较快;第二,大盘股往往都是有国资背景的大企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与考验;第三,市场也更偏好成长性,很多投资故事是以成长为主题,从长时间看,中小市值股票的市场表现好于大盘股。“当然,大盘股在某一时期可能会跑到前面,但投资大盘股的机会多来自价值低估后的回归。”

  潘峰认为,价值与成长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论缺了哪一面,硬币都会变成残币。而时间是成长的最大敌人,却是价值的最好朋友。个股的成长性取决于对未来价值的低估,而价值的增值部分是对未来成长性的兑现,长线的价值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感,能够透过时空把握行业和个股的发展趋势,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才是成功投资的诀窍所在。

  潘峰曾表示自己的格言是:“当市场疯狂或恐慌时,你必须要清楚自己当时的位置,清楚自己与市场之间的距离。要坚持自己,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与市场保持合适的距离,不太远也不能太近。”

  第三方点评:由于所管理的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规模较大,因此在行业配置上也相对更稳健,主要倾向于投资采掘、金融为主的大盘蓝筹股。因此,基金业绩随指数的相关性比较大。

  5 孙庆瑞

  中银中国精选基金经理

  管理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国社保组合债券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债券研究员,联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研究员。2006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任中银货币基金经理,2007年8月至今任中银中国基金经理,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任中银收益基金经理,2010年2月至今任中银蓝筹基金经理。同时兼任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权益投资副总监,副总裁(VP)。

  作为一名做债券出身的女性基金经理,孙庆瑞对风险有种天然的警觉,敬而远之,她自称是名心态平和的基金经理人,相较于承担风险谋求高回报,她更习惯的对待市场的方式是心态平和,不随一时的涨落而喜悲。

  孙庆瑞偏向于基于宏观经济的判断,这与她曾经在债券行业的从业经历不无关系。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密切观察,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增加配置,重点布局强周期的行业;而在经济不好时则降低仓位,增加债券和基金的配置,回避下跌风险。短期看未必立竿见影,长期看却能够做到跑赢基准。

  孙庆瑞认为,做投资责任心非常重要。此外,还需要积极进取,有活力。她曾表示,一个人除了睡觉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然后产生灵感,继而创造价值,所以有积极进取的心是很重要的。

  第三方点评:孙庆瑞更关注风险控制,投资风格比较温和。

基金经理“十强”:王亚伟、邹唯领衔

2010-08-10

    十大基金经理共性

  ● 清一色“70后”

  ● 硕士学历及以上

  ● 职业发展路径为“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

  ● 关注基本面研究

  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诱惑、偶然的鲜花与掌声、频繁的挫败或起伏……这就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挑战。他们是站在最前沿的人群,感受中国股市和公募基金业的潮起潮落、冷暖际遇。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金经理在中国仍然是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人群。西装革履、高额收入,这是他们表面的光环。伴随而来的也有更多的质疑,业绩好坏、人员流动等,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都是市场焦点,因为他们管理的是投资者的“血汗钱”。

  对于投资者来说,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可能直接成为他们购买基金的原因。但是,目前547位公募基金经理,谁能撰写投资神话呢?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在任职期3年以上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经理中,依照区间净值超越基准年化收益率、基金年波动率、基金规模三个指标,分别以5∶3∶2的权重综合打分,评选出业内十大优秀基金经理。

  这十位基金经理分别是:华夏基金王亚伟、嘉实基金邹唯、易方达基金陈志民、潘峰、中银基金孙庆瑞、富国基金陈戈、兴业基金王晓明、富国基金宋小龙、鹏华基金黄鑫和易方达基金侯清濯。

  “70后”研究员出身

  这十位基金经理清一色为“70后”,从业经验在8~16年不等。从性别上看,9位基金经理为男性,仅中银基金孙庆瑞一位女基金经理。学历方面,9位基金经理学历为硕士,仅易方达潘峰为博士。9位基金经理无海归经历,仅易方达陈志民曾公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曾在美国Evergreen Investments基金管理公司国际股票投资部工作。

  从从业历程上看,十位基金经理基本都依循“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的职业发展道路。“这是基金经理标准化的成长路径。”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群航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基金经理的投资必须建立在对公司研究的基础上。”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对本报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经理出身主要来自三种,一是研究员出身,二是社保或基金专户出身,三是第三方资产管理部门即做投资出身。“相对于投资派,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更看重公司基本面研究,但对市场情绪的关注会比较少。”也就是说,这类基金经理在“选股”方面的能力强于“选时”。

  曾令华表示,投资派出身的基金经理可能更注重市场情绪的“催化剂”作用,在买入时间的把握上更有优势。

  关注基本面

  由于研究员出身的关系,十位优秀基金经理都非常关注公司基本面研究。而潘峰、陈戈和宋小龙都对“成长股”情有独钟。

  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索罗斯及彼得·林奇等的投资理念都对基金经理有重要影响。王亚伟曾公开表示,对其投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彼得·林奇。“作为共同基金行业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成功经验最有可能在中国的共同基金行业得到复制。”

  易方达潘峰最喜欢的两位投资大师是巴菲特与索罗斯。在他看来,巴菲特属于乐观主义者,他相信优秀的管理层可以把公司做好,坚持长期持股的复利效应;而索罗斯则是偏悲观的投资者,他所提出的反身性理论对公募基金投资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富国基金宋小龙则希望能像彼得·林奇那样可以找到5年翻10倍,甚至3年翻10倍的好股票。他表示,彼得·林奇说过,你的组合里面,有两只股票可以做到5年翻10倍,你就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基金经理。这个规律在中国同样适用,只要找到两家这样的公司,就是中国比较成功的基金经理。

  1 王亚伟

  华夏大盘基金经理

  1971年出生,经济学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华夏证券工作。1998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历任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1998.4~2002.1),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1.12~2005.4)。目前掌管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和华夏大盘基金。

  真正让王亚伟声名鹊起的是华夏大盘基金。王亚伟2006年执掌华夏大盘,接手第一年,王亚伟便取得154.5%的净值增长率,在同期市场上163只非货币型基金中名列第11。此后,华夏大盘成为2007年股基冠军、2008年股基亚军和2009年股基冠军。以“牛市赚得比别人多,熊市跌得比别人少”著称,王亚伟个人也成为基金界的“神话”,众多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形成了“王亚伟概念”。不过,华夏大盘业绩优秀还和这只基金长期暂停申购有关,使得基金经理不用考虑规模变化。

  但今年年初以来,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表现平平,基金净值一度缩水9.09%。7月初,华夏基金内网上发布通知称王亚伟将不再担任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消息传开后一度引发媒体大猜想,王亚伟究竟是“引咎辞职”还是“术业专攻”?

  王亚伟的经典语录是:投资很辛苦,跟农民很像。我没想过要做巴菲特,也没想过做索罗斯,只想做个兢兢业业的好“农民”。

  第三方点评:善于挖掘股票的隐性价值,独具一格的选股方式。从运作历史来看,选时能力也较强。今年二季度,基金重仓的医药股和新疆板块作出较好贡献。

  2 邹唯

  嘉实主题精选基金经理

  理学硕士研究生,8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职于长城证券研究发展中心,2003年6月进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工作。历任嘉实浦安保本基金、嘉实稳健基金、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7月至今任嘉实主题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邹唯执掌的嘉实主题精选基金成为今年上半年唯一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以7.06%的半年业绩位列2010年上半年偏股基金第一位。近一年回报率为30.41%,在150只混合型基金中排第1位。去年,相关媒体统计邹唯在嘉实基金的6年里,为投资者赚到了220.86亿元,而将其称为“最赚钱的基金经理。”

  邹唯表示,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基金经理追求的是两点,一个是投资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利用不断提高的投资能力为持有人赚钱。这是你的根本目的。第二个是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投资有高峰也有低谷。所以做基金经理好的时候要不断告诉自己会有差的时候,但是差的时候要告诉自己会有好的时候。

  在他看来,投资就是练心。他把投资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心态,心态代表你的投资行为;第二是战略,战略代表投资方向,对大的趋势判断;第三是战术,代表投资操作。其中以心态层面最为重要。

  第三方点评:邹唯是一个风险回避者;擅长主题投资。在选股思路上对热点板块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同时择时能力很强,从管理嘉实主题的历史来看,基本上对历次大的转折时点把握较好。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较好,从运作历史来看,其净值波动率较小。

  [ 陈戈坦言,他做基金经理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时间比,自己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好股票找出来。除此以外,不猜大势、不追热点,这样心态就比较稳定,压力也会相对小很多 ]

  3 陈志民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

  1971年出生,厦门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16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厦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部经理助理,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总监并兼任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基金经理。

  陈志民个性严谨,他不是一个交易型选手,更擅长做自下而上的研究,寻找长期牛股。他曾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长的优质企业来构建核心资产,配置型资产则挑选有清晰而稳定主业的公司,根据行业变化、宏观变化,在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的比重。陈志民表示,一只基金长期的生命力就在于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对于2010年的投资策略建议,陈志民表示:“今年个股选择的重要性将远远大于对市场大势的判断,整个市场股票的分化将会非常厉害。从大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选中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会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此外,波段操作也是一种投资方法,有的人也能把握得很好,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复制。总的来说,方法有很多种,应该用自己熟悉掌握的方法去做投资。”

  第三方点评: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较好,是易方达旗下投资策略相对比较灵活的基金经理。看好消费升级和新的商业模式催生的投资机会,投资遵循“新经济、新模式、新思路”。

  4 潘峰

  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经理

  1974年出生,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8年证券从业经验。2002年毕业后加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业研究员,机构理财部投资经理,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基金经理。

  在投资方面,潘峰偏好成长股。潘峰表示,自己喜欢成长股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很多中小市值公司的成长比较快;第二,大盘股往往都是有国资背景的大企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与考验;第三,市场也更偏好成长性,很多投资故事是以成长为主题,从长时间看,中小市值股票的市场表现好于大盘股。“当然,大盘股在某一时期可能会跑到前面,但投资大盘股的机会多来自价值低估后的回归。”

  潘峰认为,价值与成长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论缺了哪一面,硬币都会变成残币。而时间是成长的最大敌人,却是价值的最好朋友。个股的成长性取决于对未来价值的低估,而价值的增值部分是对未来成长性的兑现,长线的价值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感,能够透过时空把握行业和个股的发展趋势,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才是成功投资的诀窍所在。

  潘峰曾表示自己的格言是:“当市场疯狂或恐慌时,你必须要清楚自己当时的位置,清楚自己与市场之间的距离。要坚持自己,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与市场保持合适的距离,不太远也不能太近。”

  第三方点评:由于所管理的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规模较大,因此在行业配置上也相对更稳健,主要倾向于投资采掘、金融为主的大盘蓝筹股。因此,基金业绩随指数的相关性比较大。

  5 孙庆瑞

  中银中国精选基金经理

  管理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国社保组合债券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债券研究员,联合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研究员。2006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任中银货币基金经理,2007年8月至今任中银中国基金经理,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任中银收益基金经理,2010年2月至今任中银蓝筹基金经理。同时兼任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权益投资副总监,副总裁(VP)。

  作为一名做债券出身的女性基金经理,孙庆瑞对风险有种天然的警觉,敬而远之,她自称是名心态平和的基金经理人,相较于承担风险谋求高回报,她更习惯的对待市场的方式是心态平和,不随一时的涨落而喜悲。

  孙庆瑞偏向于基于宏观经济的判断,这与她曾经在债券行业的从业经历不无关系。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密切观察,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增加配置,重点布局强周期的行业;而在经济不好时则降低仓位,增加债券和基金的配置,回避下跌风险。短期看未必立竿见影,长期看却能够做到跑赢基准。

  孙庆瑞认为,做投资责任心非常重要。此外,还需要积极进取,有活力。她曾表示,一个人除了睡觉之外,其他所有的时间都是用来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然后产生灵感,继而创造价值,所以有积极进取的心是很重要的。

  第三方点评:孙庆瑞更关注风险控制,投资风格比较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