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1 月3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由21.5%的历史高位回落至21%,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7.5%。对此我们简要评述如下:
点评:
此次准备金率的下调是3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上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还得追溯到金融危机期间的2008年12月25日。本次准备金率的下调,从时间上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也是本轮宏观调控以来的首次下调,是近期一系列政策微调的高潮,也可以认为是紧缩货币政策正式转向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我们认为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构成中长期的重大利好。“凑巧”的是昨日美国昨日携手欧洲、日本等五大主要央行联手救市,以此缓和市场紧张局势和提高各大央行为全球金融体系提供支持的能力,从而减轻对个人和企业信贷供应量的影响,培育经济活动。美欧等主要股票市场由此出现了4%以上的剧烈上涨。
我们认为央行年内下调存准率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11月汇丰PMI指数大幅下降到48,显示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萎缩状态;第二个方面是通胀在7月份见到高点以后已经连续几个月呈现温和下降的态势;另外10月外汇占款下降248.92亿元,是4年来首次减少,显示热钱正在净流出。从央行本次准备金率的下调动作可以判断,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将从控通胀回归保增长,货币政策“保增长”基调正式确立。
我们还看到,由于当前经济存在加速下行的风险,再加上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导致货币供给被动紧缩,货币政策的“微调”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央行本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显示对货币政策的“小步微调”已正式升级为“中步调整”,货币政策放松的尺度明显加码。我们预期由于经济增速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下行,通胀也可能继续温和下滑,同时由于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海外资金回流的影响,存准率下调应该具备趋势性的推动因素。因此,预计未来准备金率下调的窗口已经打开,会对市场流动性和信心改观起到直接的正面推动作用。
这里我们也要提醒一些风险点,尤其是经济和市场在中期内仍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实体经济方面,受外需和地产投资的下降以及资金紧张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动量在四季度仍会有较快的下降,同比增速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才能见底;流动性方面,目前资金紧张的状况在实体经济和资产市场上仍然普遍存在,年底前是否进一步加剧仍存不确定性;加上A股一直呈现明显的阴跌状态,投资人损失惨重,很多人选择离场,所以股票市场未来呈现震荡状态也很正常,只是我们强调2300点已经处于底部区域的位置。
整体来说,我们认为,在国内通货膨胀和企业盈利双双出现下行的过程中,继续维持紧缩的政策立场将面临越来越强的压力。而同时欧洲债务问题恶化的程度超出预期,使得出口面临着严重的下行风险,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的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
考虑到我们的股票市场的很多参与人都喜欢在3000点以上大谈牛市,而在下跌20%多以后又极度悲观,市场或许会因为情绪、赚钱效应不足等原因呈现震荡状态。但我们可以认为2300-2400点从估值的角度是大中盘股票的估值底,并且我们也可以把2300点附近频出的政策松动理解为政策底部。
风险提示:
本信息来源于嘉实基金认为可靠的渠道和分析师个人的判断,但嘉实基金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信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嘉实基金或其相关部门、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此报告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恪尽职守、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向投资者保证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