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全天候多策略3.0打造可持续业绩

字体大小:

  新浪财经讯 近日,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做客新浪财经《基金高管面对面》,就基金行业发展和嘉实基金20周年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经雷指出,面对未来资管行业多元格局和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变化,只有不断地提升投研实力、匹配客户需求的变化,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基于对此的认知,嘉实将围绕“全天候多策略”3.0投研体系打造核心投研能力,并且强调通过投资的工业化实现从“人”向“逻辑”的转变,努力为客户带来稳定、可持续的业绩。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

  回顾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经雷表示,公募基金秉承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公募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最规范的机构之一。从行业维度看,资管行业从201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18年是国内大资管元年,形成了公募、私募、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格局,国家将进一步推进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在未来,每一类资产管理机构都要通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以及特点去获得客户的信任。”

  站在嘉实20周年的节点,经雷认为,在行业的发展和嘉实基金成长过程中,理解客户的需求,提升自身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金管理人需要对客户画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投研的布局和产品的规划,与客户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机构的属性做匹配,这对资管机构提出了挑战。

  “如何理解客户的需求,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是在后续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作为资管行业和公司都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不断探索的事情。” 经雷表示。

  零售客户机构化 机构客户专业化

  2018年,指数基金、ETF的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却表现的不尽人意,面对公募基金未来发展方向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管理,经雷表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它更多的是一个表面现象,实质是回归到客户的需求。”他认为,从客户的需求看,需要把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只有明确资金属性与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经雷将资金的来源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类来自养老金,包括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后续的养老金第三支柱。这类资金追求的是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

  第二类来自零售客户,零售客户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渠道、银行渠道和第三方代销等网络渠道等购买基金公司的产品,这些渠道提供的基金产品池背后都有一套筛选标准,这就意味着“零售客户机构化”。因此要求我们去理解零售客户渠道筛选的标准,将更加长期的回报,通过渠道反馈给客户。

  第三类来自机构客户,包括银行、保险、QFII和企业客户等,他们的特点是越来越专业化。机构客户对于整个投资流程透明度和业绩可持续性的需求越发强烈,同时他们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认知决定了到底应该是选择主动投资还是被动管理。

  面对不同的三大类资金的属性和客户需求的转变,嘉实按照主动股票、固定收益、Smart Beta和量化投资、海外投资四条主线进行投研的布局,并在内部集中整合资产配置能力。每条主线都有它的特点以及核心的驱动力,从而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从“人”向“逻辑”转变

  面对不同类型资金的属性和客户需求,长期可持续的业绩是核心,而业绩的源泉是投资思想,人是投资思想的载体。

  经雷指出,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非有效市场,主动管理和深度研究是应对非有效市场最有效的两个手段,而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从“人”向“逻辑”转变,通过投研流程的工业化打造可持续、稳健的业绩。

  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升级,嘉实“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第一个阶段是嘉实投研1.0版本,强调通过专业的投研人员对于市场进行理解和研究。第二个阶段,嘉实在2008年底2009年初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更加符合当时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因此,当2012年、2013年机构客户对资管的细分投资需求增多的时候,嘉实能非常从容地满足机构客户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向“逻辑”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投资回报是人的投资思想的结果。随着个人能力半径的限制和市场复杂程度的增加,个体的有效性在减弱,即使是最优秀的投研人员也很难保证业绩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把个体的投资经验向集体“逻辑”进行沉淀和转化。

  “通过一个团队的作战、系统的作战打造长期稳定持续的业绩。”经雷说。

  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业绩可持续性越发地重要。“整个投资流程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流水线,大家有各自的分工,并且对每一个环节还有相应的测试,从而使得在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的策略,投资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越来越低。再通过人才的吸引,不断地把思想和逻辑迭代,让它能够跟随现在的市场,跟随现在的宏观环境不断升级及深入。”经雷介绍。


 嘉宾简介:  以下为对话精编:

  经雷,金融和会计双专业,在2002年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资格,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并拥有国际和国内知名大型跨国投资公司专业投资及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1998年至2008年,经雷先生任职于美国国际集团(AIG)国际投资公司美国纽约总部,历任直接投资部和境外债券投资部投资分析助理;投资级债券部投资分析师;固定收益部高级分析师及助理投资经理。

  2008年至2013年,经雷先生在上海加入友邦中国区资产管理中心,历任投资副总监,首席投资总监及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人。

  2013年10月加盟嘉实基金,担任机构投资与固定收益业务首席投资官(CIO)、董事总经理。

  2018年3月起至今,担任嘉实基金总经理。

 

  看基金行业二十年发展

  新浪财经:2018年是国内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到了2019年是嘉实成立的20周年,您觉得行业和公司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经雷:公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了2018年年底,整体规模13万亿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公募基金行业秉承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性,为客户创造回报。在此基础之上,公募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最规范的机构之一,公募基金在为客户创造收益,创造回报的过程中,根据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从行业维度来看,2018年是国内资管格局元年,形成了公募、私募、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格局,国家将进一步推进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在未来,每一类资产管理机构都要通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以及特点去获得客户的信任。改革开放40年,整个国内的财富管理在100到110万亿左右的规模。这对于所有的机构,所有的从业人员,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不断地去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满足客户对于投资回报、风险管理、过程透明以及整个操作规范性的要求的过程。

  第二,嘉实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只有一个基金产品,20亿元规模,到2018年年底,,管理的规模近万亿。未来20年,竞争在加剧,客户的需求变得日趋复杂,客户最简单的需求是保值增值,但这四个字隐含了非常多的选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保值增值的理解和诉求又会不一样。如何对客户画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如何通过投研的布局和产品的规划,将解决与客户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机构的属性做匹配,这对行业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资管行业的新鲜感永远存在,因为你不知道后续会有什么新的科技手段,新的产品、新的策略、新的需求会涌现出来,所以它是一个在不断迭代、日新月异的行业。

  嘉实的愿景是为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这是我们的初心,但是在这初心下面如何理解客户、如何理解客户需求、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是在后续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作为资管行业和公司都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研究和去不断探索的事情。

  嘉实的核心能力

  新浪财经:您觉得嘉实凭借着哪些核心优势走到行业前列?

  经雷: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嘉实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将该体系升级,引领行业,这是嘉实最核心的优势。在2008年底2009年初嘉实已经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在行业是属于引领和开创性的探索,更加符合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 向“逻辑” 的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业绩的源泉是投资思想,而人是投资思想的载体。当一个投研从业人员从研究员开始做起的时候,他所训练的是框架、逻辑和思维,把多角度的思想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一个组合。我们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是一家轻资本的公司,最强的资源就是人力,人的思想。我们希望能够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这个平台上,大家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最终落实到投资业绩上,追求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

  随着资本市场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投研人员从原先只要考虑国内的经济、政策、行业和上市公司,到现在需要将全球的地缘政治、货币政策、全球经济、产业链和行业全部纳入思考范围,这将是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层次。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复杂的环境,个人的能力想保持业绩长期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团队作战、平台系统作战的事情,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投资思想和逻辑进行沉淀,并进行迭代。如果把投资比喻成一幅图,每一个人只能看到其中一角,只有把多个人的视角组合在一起,才能把那幅图看得更加全面。投资就是把这幅图在全面观察的前提下,做出最有效的投资决策。

  从“人”向“逻辑”的转变,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投研工业化。

  打个比方,以前的汽车全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直到福特把汽车做成流水线,每个人有分工,在流水线上面越做越精。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大家对于业绩的可持续性的追求会更加地强烈,我们可以将投资流程做成流水线,分工明确,并且还有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模块的测试,因此从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策略,投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将越来越低,这就是从人在向逻辑的转变。

  现在客户对于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的相对短期业绩的追求,不能说没有,但确实是在降低,客户现在更看重业绩能否持续。如果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想要做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四个字就意味着业绩的可持续性,对于这点的追求是在嘉实投研3.0时代整个公司上上下下不断推进的工作。

  围绕客户需求升级投研能力

  新浪财经:2018年以,指数基金、ETF出现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却表现的不尽人意,结合近十年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的局面,您认为公募基金未来它的发展方向到底是被动投资还是主动管理呢?

  经雷: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它更多的是一个表面现象,但这个实质是回归到客户对投资回报的需求。在现在的资管格局下,资金的来源分成三个大类。

  首先是与养老相关,包括全国社保、基本养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后续的第三支柱。跟养老相关的资金属性与零售客户、机构客户是不一样的,在嘉实看来是单独的一类资金。养老金这类客户更加关注绝对收益,在此之上是相对排名的要求。

  第二、传统的零售客户。在过往20年,零售客户是在发生变化的。零售客户买基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如网站、APP等)、银行渠道和第三方代销的网络渠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渠道在向机构化转变。谁在影响投资者买哪只基金?银行或者银行的智能投顾给投资者推荐的基金,以及蚂蚁、腾讯、天天基金网给投资者提供的基金池背后都体现了他们的筛选标准。这个筛选越来越智能化,零售客户的需求通过渠道的机构化展现给我们的资产管理机构,如何去给我们的产品贴好标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就是渠道的作用。因此对于零售类客户,更需要我们去理解渠道筛选的标准,将更加长期的回报通过渠道反馈给客户,

  第三、从2013年开始,国内的机构客户兴起,包括银行、保险、QFII、企业客户等,这些机构客户有不同的诉求,比如像保险,更加关心资产负债匹配,对资产负债匹配决定了到底应该是主动管理还是被动。

  因此,养老、个人和机构,这三块因为属性不一样,它对于投资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所以把客户资金的来源属性做好分类,充分的理解以后,嘉实就可以把自身的能力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匹配。我们也要把自身做好,即嘉实投研能力建设围绕四条主线展开。

  第一条主线是主动股票,嘉实的主动股票向来是业内领先的,而且在持续夯实这方面能力。主动股票驱动力来源是深度研究,深度研究是针对行业研究、个股的研究,以及将多年沉淀的思想、逻辑展示出来,比如说我们形成了针对28个一级子行业的知识图谱,我们把知识图谱逐渐落地,让研究员不停迭代,让这个知识图谱做得更加完善

  主动股票在嘉实意味着深度研究,因为我们相信,深度研究代表的是高置信度,高置信度代表着是代表着是换手率低,这样的逻辑代表的是业绩的来源。

  第二条线是主动固收。嘉实的主动固收跟其他公司有点不一样,核心驱动力是投资、研究和交易的一体化。为什么这么做?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包括存量的发行主体和新增量,存量的发行主体应该将近差不多五六千家,一个主体发短融,发债券,债券包括了银行间的债券,包括交易所的,包括MPN、包括了PPN,所以到债层面就会成倍的增长。没有一个人在固收层面对于所有的主体都有认知,没有一个人对于所有的行业会有认知,这必须是团队作战。所以在嘉实固收,投资、研究和交易必须是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固收贝塔策略是做深度研究。因为固收不同于股票,股票追求的是阿尔法,固收讲究的是利率策略、高信用策略、转债策略、衍生品策略,其实是贝塔策略。对于贝塔策略的深度研究,对这些贝塔策略的掌握让你能够掌握绝大部分投资机会。

  第三条线就是传统的宽基、指数增强和Smart beta形成的量化与Smart beta。海外市场是一个有效性的市场,所以海外的资本市场以贝塔收益为目标,因此海外的ETF、被动指数的规模相比主动股票而言是逐步上升的,而主动股票的规模是逐步下滑的。而嘉实认识到,不同于海外有效的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是非有效市场,而在非有效市场中有机会通过主动管理获得超额收益(阿尔法)。嘉实将深度研究形成的投资逻辑不断的地沉淀、刻画,利用这个逻辑延伸到Beta类管理模式上,从而产生阿尔法。

  第四条线就是资产配置。随着2013年机构客户的兴起,作为资产管理机构,若没有资产配置的能力,将是投研能力短板。这也是为什么嘉实从2014年年开始布局资产配置,在2018年又把所有资产配置能力整合,资产配置能力变成另一条主线。

  因此,面对不同的三大类资金属性,对于这三大类资金属性、性质和需求的转变,嘉实是按照主动股票、主动固收、Smart beta和资产配置等主线展开整个投研布局,每条主线都有它的特点,每条主线都有核心的驱动力,让所有投研人员围绕不同主线把工作做得更加地扎实,从而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全天候多策略3.0打造可持续业绩

2019-03-20

近日,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做客新浪财经《基金高管面对面》,就基金行业发展和嘉实基金20周年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经雷指出,面对未来资管行业多元格局和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变化,只有不断地提升投研实力、匹配客户需求的变化,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基于对此的认知,嘉实将围绕“全天候多策略”3.0投研体系打造核心投研能力,并且强调通过投资的工业化实现从“人”向“逻辑”的转变,努力为客户带来稳定、可持续的业绩。

  新浪财经讯 近日,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做客新浪财经《基金高管面对面》,就基金行业发展和嘉实基金20周年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经雷指出,面对未来资管行业多元格局和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变化,只有不断地提升投研实力、匹配客户需求的变化,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基于对此的认知,嘉实将围绕“全天候多策略”3.0投研体系打造核心投研能力,并且强调通过投资的工业化实现从“人”向“逻辑”的转变,努力为客户带来稳定、可持续的业绩。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

  回顾公募基金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经雷表示,公募基金秉承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公募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最规范的机构之一。从行业维度看,资管行业从201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18年是国内大资管元年,形成了公募、私募、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格局,国家将进一步推进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在未来,每一类资产管理机构都要通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以及特点去获得客户的信任。”

  站在嘉实20周年的节点,经雷认为,在行业的发展和嘉实基金成长过程中,理解客户的需求,提升自身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金管理人需要对客户画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投研的布局和产品的规划,与客户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机构的属性做匹配,这对资管机构提出了挑战。

  “如何理解客户的需求,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是在后续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作为资管行业和公司都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不断探索的事情。” 经雷表示。

  零售客户机构化 机构客户专业化

  2018年,指数基金、ETF的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却表现的不尽人意,面对公募基金未来发展方向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管理,经雷表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它更多的是一个表面现象,实质是回归到客户的需求。”他认为,从客户的需求看,需要把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只有明确资金属性与不同类型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经雷将资金的来源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类来自养老金,包括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后续的养老金第三支柱。这类资金追求的是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

  第二类来自零售客户,零售客户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渠道、银行渠道和第三方代销等网络渠道等购买基金公司的产品,这些渠道提供的基金产品池背后都有一套筛选标准,这就意味着“零售客户机构化”。因此要求我们去理解零售客户渠道筛选的标准,将更加长期的回报,通过渠道反馈给客户。

  第三类来自机构客户,包括银行、保险、QFII和企业客户等,他们的特点是越来越专业化。机构客户对于整个投资流程透明度和业绩可持续性的需求越发强烈,同时他们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认知决定了到底应该是选择主动投资还是被动管理。

  面对不同的三大类资金的属性和客户需求的转变,嘉实按照主动股票、固定收益、Smart Beta和量化投资、海外投资四条主线进行投研的布局,并在内部集中整合资产配置能力。每条主线都有它的特点以及核心的驱动力,从而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从“人”向“逻辑”转变

  面对不同类型资金的属性和客户需求,长期可持续的业绩是核心,而业绩的源泉是投资思想,人是投资思想的载体。

  经雷指出,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非有效市场,主动管理和深度研究是应对非有效市场最有效的两个手段,而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从“人”向“逻辑”转变,通过投研流程的工业化打造可持续、稳健的业绩。

  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升级,嘉实“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始终处于行业前沿。 第一个阶段是嘉实投研1.0版本,强调通过专业的投研人员对于市场进行理解和研究。第二个阶段,嘉实在2008年底2009年初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更加符合当时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因此,当2012年、2013年机构客户对资管的细分投资需求增多的时候,嘉实能非常从容地满足机构客户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向“逻辑”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投资回报是人的投资思想的结果。随着个人能力半径的限制和市场复杂程度的增加,个体的有效性在减弱,即使是最优秀的投研人员也很难保证业绩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把个体的投资经验向集体“逻辑”进行沉淀和转化。

  “通过一个团队的作战、系统的作战打造长期稳定持续的业绩。”经雷说。

  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业绩可持续性越发地重要。“整个投资流程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流水线,大家有各自的分工,并且对每一个环节还有相应的测试,从而使得在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的策略,投资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越来越低。再通过人才的吸引,不断地把思想和逻辑迭代,让它能够跟随现在的市场,跟随现在的宏观环境不断升级及深入。”经雷介绍。


 嘉宾简介:  以下为对话精编:

  经雷,金融和会计双专业,在2002年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资格,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并拥有国际和国内知名大型跨国投资公司专业投资及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1998年至2008年,经雷先生任职于美国国际集团(AIG)国际投资公司美国纽约总部,历任直接投资部和境外债券投资部投资分析助理;投资级债券部投资分析师;固定收益部高级分析师及助理投资经理。

  2008年至2013年,经雷先生在上海加入友邦中国区资产管理中心,历任投资副总监,首席投资总监及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人。

  2013年10月加盟嘉实基金,担任机构投资与固定收益业务首席投资官(CIO)、董事总经理。

  2018年3月起至今,担任嘉实基金总经理。

 

  看基金行业二十年发展

  新浪财经:2018年是国内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到了2019年是嘉实成立的20周年,您觉得行业和公司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经雷:公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了2018年年底,整体规模13万亿元,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公募基金行业秉承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性,为客户创造回报。在此基础之上,公募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最规范的机构之一,公募基金在为客户创造收益,创造回报的过程中,根据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从行业维度来看,2018年是国内资管格局元年,形成了公募、私募、信托、券商资管、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格局,国家将进一步推进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在未来,每一类资产管理机构都要通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以及特点去获得客户的信任。改革开放40年,整个国内的财富管理在100到110万亿左右的规模。这对于所有的机构,所有的从业人员,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不断地去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满足客户对于投资回报、风险管理、过程透明以及整个操作规范性的要求的过程。

  第二,嘉实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只有一个基金产品,20亿元规模,到2018年年底,,管理的规模近万亿。未来20年,竞争在加剧,客户的需求变得日趋复杂,客户最简单的需求是保值增值,但这四个字隐含了非常多的选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保值增值的理解和诉求又会不一样。如何对客户画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如何通过投研的布局和产品的规划,将解决与客户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机构的属性做匹配,这对行业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资管行业的新鲜感永远存在,因为你不知道后续会有什么新的科技手段,新的产品、新的策略、新的需求会涌现出来,所以它是一个在不断迭代、日新月异的行业。

  嘉实的愿景是为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这是我们的初心,但是在这初心下面如何理解客户、如何理解客户需求、如何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是在后续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作为资管行业和公司都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研究和去不断探索的事情。

  嘉实的核心能力

  新浪财经:您觉得嘉实凭借着哪些核心优势走到行业前列?

  经雷:20年来,基于对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嘉实董事长赵学军前瞻布局嘉实投研体系并且不断将该体系升级,引领行业,这是嘉实最核心的优势。在2008年底2009年初嘉实已经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业务新模式,这在行业是属于引领和开创性的探索,更加符合客户对于多元策略的需求。

  目前嘉实投研体系升级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强调的是从“人” 向“逻辑” 的转变。资产管理的本质是投资思想的输出,业绩的源泉是投资思想,而人是投资思想的载体。当一个投研从业人员从研究员开始做起的时候,他所训练的是框架、逻辑和思维,把多角度的思想组装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一个组合。我们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是一家轻资本的公司,最强的资源就是人力,人的思想。我们希望能够把优秀的人才聚拢到这个平台上,大家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最终落实到投资业绩上,追求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

  随着资本市场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投研人员从原先只要考虑国内的经济、政策、行业和上市公司,到现在需要将全球的地缘政治、货币政策、全球经济、产业链和行业全部纳入思考范围,这将是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层次。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复杂的环境,个人的能力想保持业绩长期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团队作战、平台系统作战的事情,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投资思想和逻辑进行沉淀,并进行迭代。如果把投资比喻成一幅图,每一个人只能看到其中一角,只有把多个人的视角组合在一起,才能把那幅图看得更加全面。投资就是把这幅图在全面观察的前提下,做出最有效的投资决策。

  从“人”向“逻辑”的转变,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投研工业化。

  打个比方,以前的汽车全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直到福特把汽车做成流水线,每个人有分工,在流水线上面越做越精。伴随机构客户的专业化和零售客户的机构化,大家对于业绩的可持续性的追求会更加地强烈,我们可以将投资流程做成流水线,分工明确,并且还有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模块的测试,因此从这个流水线上所产生的投资策略,投资产品以及投资业绩出现次品的概率将越来越低,这就是从人在向逻辑的转变。

  现在客户对于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的相对短期业绩的追求,不能说没有,但确实是在降低,客户现在更看重业绩能否持续。如果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想要做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四个字就意味着业绩的可持续性,对于这点的追求是在嘉实投研3.0时代整个公司上上下下不断推进的工作。

  围绕客户需求升级投研能力

  新浪财经:2018年以,指数基金、ETF出现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却表现的不尽人意,结合近十年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的局面,您认为公募基金未来它的发展方向到底是被动投资还是主动管理呢?

  经雷: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它更多的是一个表面现象,但这个实质是回归到客户对投资回报的需求。在现在的资管格局下,资金的来源分成三个大类。

  首先是与养老相关,包括全国社保、基本养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后续的第三支柱。跟养老相关的资金属性与零售客户、机构客户是不一样的,在嘉实看来是单独的一类资金。养老金这类客户更加关注绝对收益,在此之上是相对排名的要求。

  第二、传统的零售客户。在过往20年,零售客户是在发生变化的。零售客户买基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如网站、APP等)、银行渠道和第三方代销的网络渠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渠道在向机构化转变。谁在影响投资者买哪只基金?银行或者银行的智能投顾给投资者推荐的基金,以及蚂蚁、腾讯、天天基金网给投资者提供的基金池背后都体现了他们的筛选标准。这个筛选越来越智能化,零售客户的需求通过渠道的机构化展现给我们的资产管理机构,如何去给我们的产品贴好标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就是渠道的作用。因此对于零售类客户,更需要我们去理解渠道筛选的标准,将更加长期的回报通过渠道反馈给客户,

  第三、从2013年开始,国内的机构客户兴起,包括银行、保险、QFII、企业客户等,这些机构客户有不同的诉求,比如像保险,更加关心资产负债匹配,对资产负债匹配决定了到底应该是主动管理还是被动。

  因此,养老、个人和机构,这三块因为属性不一样,它对于投资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所以把客户资金的来源属性做好分类,充分的理解以后,嘉实就可以把自身的能力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匹配。我们也要把自身做好,即嘉实投研能力建设围绕四条主线展开。

  第一条主线是主动股票,嘉实的主动股票向来是业内领先的,而且在持续夯实这方面能力。主动股票驱动力来源是深度研究,深度研究是针对行业研究、个股的研究,以及将多年沉淀的思想、逻辑展示出来,比如说我们形成了针对28个一级子行业的知识图谱,我们把知识图谱逐渐落地,让研究员不停迭代,让这个知识图谱做得更加完善

  主动股票在嘉实意味着深度研究,因为我们相信,深度研究代表的是高置信度,高置信度代表着是代表着是换手率低,这样的逻辑代表的是业绩的来源。

  第二条线是主动固收。嘉实的主动固收跟其他公司有点不一样,核心驱动力是投资、研究和交易的一体化。为什么这么做?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包括存量的发行主体和新增量,存量的发行主体应该将近差不多五六千家,一个主体发短融,发债券,债券包括了银行间的债券,包括交易所的,包括MPN、包括了PPN,所以到债层面就会成倍的增长。没有一个人在固收层面对于所有的主体都有认知,没有一个人对于所有的行业会有认知,这必须是团队作战。所以在嘉实固收,投资、研究和交易必须是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固收贝塔策略是做深度研究。因为固收不同于股票,股票追求的是阿尔法,固收讲究的是利率策略、高信用策略、转债策略、衍生品策略,其实是贝塔策略。对于贝塔策略的深度研究,对这些贝塔策略的掌握让你能够掌握绝大部分投资机会。

  第三条线就是传统的宽基、指数增强和Smart beta形成的量化与Smart beta。海外市场是一个有效性的市场,所以海外的资本市场以贝塔收益为目标,因此海外的ETF、被动指数的规模相比主动股票而言是逐步上升的,而主动股票的规模是逐步下滑的。而嘉实认识到,不同于海外有效的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是非有效市场,而在非有效市场中有机会通过主动管理获得超额收益(阿尔法)。嘉实将深度研究形成的投资逻辑不断的地沉淀、刻画,利用这个逻辑延伸到Beta类管理模式上,从而产生阿尔法。

  第四条线就是资产配置。随着2013年机构客户的兴起,作为资产管理机构,若没有资产配置的能力,将是投研能力短板。这也是为什么嘉实从2014年年开始布局资产配置,在2018年又把所有资产配置能力整合,资产配置能力变成另一条主线。

  因此,面对不同的三大类资金属性,对于这三大类资金属性、性质和需求的转变,嘉实是按照主动股票、主动固收、Smart beta和资产配置等主线展开整个投研布局,每条主线都有它的特点,每条主线都有核心的驱动力,让所有投研人员围绕不同主线把工作做得更加地扎实,从而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