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大国角力下中国制造业底气何在?姚志鹏给出最新观点

字体大小: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大国角力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很多外企声称要外迁,中国制造业优势的根基是否逐步被侵蚀?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底气何在?业界普遍认为,本轮制造业转型升级恰逢新一轮科技浪潮开启,两者相结合,赋予制造业更丰富的内涵,不仅传统制造业,很多新兴制造领域的细分赛道也机遇浮现。

嘉实基金制造行业投资总监姚志鹏日前指出,中国制造业未来无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在全球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对制造业持乐观态度,对中长期市场也充满信心,重点看好高增长、高股息两大核心投资方向,其中高增长方向,主要看好智能汽车、5G产业链、新兴消费产业,以及港股的科技、互联网等优质核心资产;而高股息方向,主要看好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优质标的。

供给端:相对竞争优势仍在,未来中国制造业力量全球释放

姚志鹏认为,在当下这个时间点,看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脉络和竞争优势,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端两方面来看。首先供给端,制造业发展的要素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土地、资本以及大规模生产的组织能力和产业链的能力。

从土地角度,不管是国外一部分制造业的回迁,或者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印度迁移来看,中国在土地方面的优势目前来看不具备像改革开放早期那么明显的优势。从人力资源——操作工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在中国一些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正在逐步的把他们生产基地一方面从早期在中国落脚的深圳这地方向内地迁移,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把一部分产业向东南亚,其他地区迁移。从操作工角度来看,随着大家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在这个领域的优势也在越来越弱化。

但在人力资源另外一个角度——工程师红利看,中国在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期,启动了大规模高校扩招,目前来看全球最大规模的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中国在一些相对先进领域,工程师层面还是有比较优势。

剩下来的优势是大规模的生产组织,一个是资本,资本从中国目前来看,随着整个融资成本有效控制,中国在资本层面不能说是全球领先,至少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劣势。另外中国最重要的过去几年或者改革开放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制造业的整体的产业链的优势,中国制造业从上游到下游,包括整个生产组织这样的能力是很难复制的,为什么很难复制,中国很多产业都在尝试向东南亚迁移,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他们在迁移过程中,都遇到了管理过程中的消化和当地的适应,中国在这些领域包括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天生的对于进取心,勤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优势,在很多国家是很难复制的,无论是美国发达经济体还是东南亚比我们稍微落后的经济体都很难复制,即使使用自动化相对更高的生产线一样,这既有产业链配套,又有生产组织形式,这个优势很难复制的。

姚志鹏分析道,探讨制造业未来供给端,更多要从以前的国内制造业的价值量和国民制造价值量角度看,如果看国内制造业价值量可能会重复像美国当年曾经走过的道路,一部分制造业迁出中国,无论是往美国去还是往东南亚去,这基本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历史的潮流,但是可能代表着中国力量的制造业正在进行全球产能的投放,这个有点类似于二战之后,美国当时向全球的产能投放,这是未来中国制造业供给端的力量。“我们更多不能孤立地看国内制造业的状态,而是应该看整个中国资本或者中国实力驱动的制造业力量,这个会越来越庞大,因为中国在里面工程师的红利和生产组织两方面能力来说,目前来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欠发达经济体都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和赶上。”

需求端:传统需求和新兴需求双重因素提振

另外从发展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制造业外迁呢?姚志鹏指出,需求端有比较重要的因素,制造业相对服务业来说,本质上是相对实体经济的代名词。制造业未来需求端一个是来源于传统的国民经济提升,对于物质消耗的提升,包括国内和国外,这是传统需求,另外很重要就是制造业作为未来所有新需求从无到有的需求供给提供方,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掌握未来,无论是科技、消费、医药,有很多新的东西,新的需求,展望全球,能够高效的,快速的应对新的需求的经济体只有中国,包括这次疫情,我们觉得可能比较简单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也是中国制造率先复苏之后,开始向全球防疫物资的投放。

因此姚志鹏总结道:“未来制造业需求端无须担心,供给端未来制造业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放眼全球中国制造业优势还是会比较乐观。”

姚志鹏是清北学霸级别的基金经理,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清华-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拥有9年投研经验,也是业内具备实业和资本市场双重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力圈宽阔,覆盖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低碳、科技等多个领域,具备多产业投资能力。目前所管理的基金多聚焦站在时代前沿的高精尖产业,因此姚志鹏也称得上是行业的先锋战将。

从海通证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基金业绩排名来看,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和嘉实环保低碳在近三年、近两年、近一年维度上,均位于同类基金前30%,其中最近两年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0%、嘉实智能汽车基金排名同类前15%、嘉实环保低碳排名同类前20%。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大国角力下中国制造业底气何在?姚志鹏给出最新观点

2020-08-11

嘉实基金制造行业投资总监姚志鹏日前指出,中国制造业未来无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在全球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对制造业持乐观态度,对中长期市场也充满信心,重点看好高增长、高股息两大核心投资方向。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大国角力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很多外企声称要外迁,中国制造业优势的根基是否逐步被侵蚀?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底气何在?业界普遍认为,本轮制造业转型升级恰逢新一轮科技浪潮开启,两者相结合,赋予制造业更丰富的内涵,不仅传统制造业,很多新兴制造领域的细分赛道也机遇浮现。

嘉实基金制造行业投资总监姚志鹏日前指出,中国制造业未来无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在全球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对制造业持乐观态度,对中长期市场也充满信心,重点看好高增长、高股息两大核心投资方向,其中高增长方向,主要看好智能汽车、5G产业链、新兴消费产业,以及港股的科技、互联网等优质核心资产;而高股息方向,主要看好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优质标的。

供给端:相对竞争优势仍在,未来中国制造业力量全球释放

姚志鹏认为,在当下这个时间点,看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脉络和竞争优势,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端两方面来看。首先供给端,制造业发展的要素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土地、资本以及大规模生产的组织能力和产业链的能力。

从土地角度,不管是国外一部分制造业的回迁,或者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印度迁移来看,中国在土地方面的优势目前来看不具备像改革开放早期那么明显的优势。从人力资源——操作工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在中国一些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正在逐步的把他们生产基地一方面从早期在中国落脚的深圳这地方向内地迁移,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把一部分产业向东南亚,其他地区迁移。从操作工角度来看,随着大家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在这个领域的优势也在越来越弱化。

但在人力资源另外一个角度——工程师红利看,中国在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末期,启动了大规模高校扩招,目前来看全球最大规模的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中国在一些相对先进领域,工程师层面还是有比较优势。

剩下来的优势是大规模的生产组织,一个是资本,资本从中国目前来看,随着整个融资成本有效控制,中国在资本层面不能说是全球领先,至少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劣势。另外中国最重要的过去几年或者改革开放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制造业的整体的产业链的优势,中国制造业从上游到下游,包括整个生产组织这样的能力是很难复制的,为什么很难复制,中国很多产业都在尝试向东南亚迁移,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他们在迁移过程中,都遇到了管理过程中的消化和当地的适应,中国在这些领域包括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天生的对于进取心,勤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优势,在很多国家是很难复制的,无论是美国发达经济体还是东南亚比我们稍微落后的经济体都很难复制,即使使用自动化相对更高的生产线一样,这既有产业链配套,又有生产组织形式,这个优势很难复制的。

姚志鹏分析道,探讨制造业未来供给端,更多要从以前的国内制造业的价值量和国民制造价值量角度看,如果看国内制造业价值量可能会重复像美国当年曾经走过的道路,一部分制造业迁出中国,无论是往美国去还是往东南亚去,这基本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历史的潮流,但是可能代表着中国力量的制造业正在进行全球产能的投放,这个有点类似于二战之后,美国当时向全球的产能投放,这是未来中国制造业供给端的力量。“我们更多不能孤立地看国内制造业的状态,而是应该看整个中国资本或者中国实力驱动的制造业力量,这个会越来越庞大,因为中国在里面工程师的红利和生产组织两方面能力来说,目前来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欠发达经济体都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和赶上。”

需求端:传统需求和新兴需求双重因素提振

另外从发展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会形成制造业外迁呢?姚志鹏指出,需求端有比较重要的因素,制造业相对服务业来说,本质上是相对实体经济的代名词。制造业未来需求端一个是来源于传统的国民经济提升,对于物质消耗的提升,包括国内和国外,这是传统需求,另外很重要就是制造业作为未来所有新需求从无到有的需求供给提供方,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掌握未来,无论是科技、消费、医药,有很多新的东西,新的需求,展望全球,能够高效的,快速的应对新的需求的经济体只有中国,包括这次疫情,我们觉得可能比较简单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也是中国制造率先复苏之后,开始向全球防疫物资的投放。

因此姚志鹏总结道:“未来制造业需求端无须担心,供给端未来制造业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放眼全球中国制造业优势还是会比较乐观。”

姚志鹏是清北学霸级别的基金经理,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清华-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拥有9年投研经验,也是业内具备实业和资本市场双重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力圈宽阔,覆盖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低碳、科技等多个领域,具备多产业投资能力。目前所管理的基金多聚焦站在时代前沿的高精尖产业,因此姚志鹏也称得上是行业的先锋战将。

从海通证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基金业绩排名来看,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和嘉实环保低碳在近三年、近两年、近一年维度上,均位于同类基金前30%,其中最近两年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0%、嘉实智能汽车基金排名同类前15%、嘉实环保低碳排名同类前20%。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