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
嘉实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物体抗压的能力越强,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
大自然中, 1盎司重的黄金锤薄能铺满9平方米的面积,堪称“韧性最强”的金属。建筑学里,木构件中突出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咬合,构成了中式建筑抗震的“灵魂”。采用榫卯结构的故宫,600年来经历了200多次地震,屹立不倒。
资本市场能与波动共存也在于其韧性。“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比作遛狗,有时候狗狗会跑在人前面,有时候会跑在人后面,但只要遛狗绳索在,狗狗就不会跑太远。如果我们将遛狗的人理解成资产的价值,狗狗是市场价格(Mr. Market),绳索的弹性就是投资的韧性。
2022年6月2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来自哪里?深入了解这一基本盘问题,或许能让大家更加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心。
市场韧性的构成
物理学上,韧性机制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承接外部冲击的能力,第二,缓解冲击的能力,第三,防止冲击扩散的能力,第四,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 对应在经济层面,一个经济体的韧性体现在面对冲击临危不乱,能采取相关措施减弱和化解冲击对社会民生的影响,能将冲击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之中,以及冲击之后恢复常态。 以上述关联逻辑来观察,即便是最近几年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国经济一次次承接住了外部冲击、并从冲击中复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资本市场也一次次走出低谷、砥砺前行。 拿2010-202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这十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2022年上半年在诸多新挑战之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4-6月各项经济数据逐月回升,韧性尽显。 细看来,中国经济的韧性源自不断调整优化的结构。过去,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和地产投资,如今,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助推器”。即便是在疫情影响迁延的这几年,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消费主导作用明显,“调结构”进程不改。 中国经济的韧性依托于市场和内需的巨大潜力。中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积累了应对变化的回旋空间。 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源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提升。一体两翼,科技创新一边为企业赋能,一边给市场助力,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这些韧性的构成因素就像榫卯,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抵御各种风险的基本盘。远者不论,且看当下。随着2022年疫情冲击进入扫尾阶段,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指标如供给端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需求端的消费、出口、投资均从低位开启反弹,显示经济已呈修复之态。 构建个人投资的韧性 市场存在韧性,不代表个人投资对风险免疫。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兼程三十多年,彰显价值投资主动选股能力的偏股型基金指数震荡起伏,不少韧性不足的投资者被“颠下车”。 个人投资的韧性和心理学中的“抗逆力”、“复原力”颇有些相通,这种承受挫折的能力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 信念感,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有着坚定的信念。 能理性认知并坚信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赚的是两方面的钱,一企业长远成长、能为股东源源不断创造新收益,二是企业价值在市场陷入悲观、定价严重偏颇时被低估而带来的机会。市场是复杂的,短期价格总是难免因为情绪、流动性而随机漫步,但是长期来看,内在的投资价值才是决定价格中枢的锚。 第二, 管控力,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个人投资的韧性还来理解风险,管控风险。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说,找到即将上涨的投资并不难,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风险,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长久的。你需要做的是,第一步理解风险,第二步识别风险,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控制风险。 如果天气预报告诉你,明天80%的概率会下大雨,你出门一定会选择带伞,这个动作就是管控被雨淋的风险。投资中管控风险,就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做好资产配置,以有效合理组合的方式分散风险。 第三, 投资组合中底层投资标的的韧性,简单地说,就是你选择的股票、债券对应的公司在利润创造上存在护城河,在估值层面有安全边际。 巴菲特曾表示,优秀的公司往往拥有宽阔、持久竞争优势的经济护城河,具体体现在它具有很高的利润率,并且可以长期维持增长。 如果说“护城河”是产业内部以及相邻产业之间的竞争,而创新则是行业加速融合、跨界破壁的新常态,结合最近几年的市场变化,“护城河”的理论也得结合创新能力更新迭代。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22年行至半道,真正的至暗时刻或已过去,在追寻长期价值的漫漫征途中,愿与大家共勉努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
韧性托底 坚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2022-07-05 来源:嘉实基金 关键词: 基金 投资 理财
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来自哪里?深入了解这一基本盘问题,或许能让大家更加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越好,物体抗压的能力越强,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
大自然中, 1盎司重的黄金锤薄能铺满9平方米的面积,堪称“韧性最强”的金属。建筑学里,木构件中突出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咬合,构成了中式建筑抗震的“灵魂”。采用榫卯结构的故宫,600年来经历了200多次地震,屹立不倒。
资本市场能与波动共存也在于其韧性。“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比作遛狗,有时候狗狗会跑在人前面,有时候会跑在人后面,但只要遛狗绳索在,狗狗就不会跑太远。如果我们将遛狗的人理解成资产的价值,狗狗是市场价格(Mr. Market),绳索的弹性就是投资的韧性。
2022年6月2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来自哪里?深入了解这一基本盘问题,或许能让大家更加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心。
市场韧性的构成
物理学上,韧性机制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承接外部冲击的能力,第二,缓解冲击的能力,第三,防止冲击扩散的能力,第四,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 对应在经济层面,一个经济体的韧性体现在面对冲击临危不乱,能采取相关措施减弱和化解冲击对社会民生的影响,能将冲击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之中,以及冲击之后恢复常态。 以上述关联逻辑来观察,即便是最近几年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国经济一次次承接住了外部冲击、并从冲击中复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资本市场也一次次走出低谷、砥砺前行。 拿2010-202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这十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2022年上半年在诸多新挑战之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4-6月各项经济数据逐月回升,韧性尽显。 细看来,中国经济的韧性源自不断调整优化的结构。过去,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和地产投资,如今,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助推器”。即便是在疫情影响迁延的这几年,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消费主导作用明显,“调结构”进程不改。 中国经济的韧性依托于市场和内需的巨大潜力。中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积累了应对变化的回旋空间。 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源自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提升。一体两翼,科技创新一边为企业赋能,一边给市场助力,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这些韧性的构成因素就像榫卯,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抵御各种风险的基本盘。远者不论,且看当下。随着2022年疫情冲击进入扫尾阶段,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指标如供给端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需求端的消费、出口、投资均从低位开启反弹,显示经济已呈修复之态。 构建个人投资的韧性 市场存在韧性,不代表个人投资对风险免疫。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兼程三十多年,彰显价值投资主动选股能力的偏股型基金指数震荡起伏,不少韧性不足的投资者被“颠下车”。 个人投资的韧性和心理学中的“抗逆力”、“复原力”颇有些相通,这种承受挫折的能力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 信念感,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有着坚定的信念。 能理性认知并坚信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赚的是两方面的钱,一企业长远成长、能为股东源源不断创造新收益,二是企业价值在市场陷入悲观、定价严重偏颇时被低估而带来的机会。市场是复杂的,短期价格总是难免因为情绪、流动性而随机漫步,但是长期来看,内在的投资价值才是决定价格中枢的锚。 第二, 管控力,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个人投资的韧性还来理解风险,管控风险。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说,找到即将上涨的投资并不难,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风险,那么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长久的。你需要做的是,第一步理解风险,第二步识别风险,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控制风险。 如果天气预报告诉你,明天80%的概率会下大雨,你出门一定会选择带伞,这个动作就是管控被雨淋的风险。投资中管控风险,就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做好资产配置,以有效合理组合的方式分散风险。 第三, 投资组合中底层投资标的的韧性,简单地说,就是你选择的股票、债券对应的公司在利润创造上存在护城河,在估值层面有安全边际。 巴菲特曾表示,优秀的公司往往拥有宽阔、持久竞争优势的经济护城河,具体体现在它具有很高的利润率,并且可以长期维持增长。 如果说“护城河”是产业内部以及相邻产业之间的竞争,而创新则是行业加速融合、跨界破壁的新常态,结合最近几年的市场变化,“护城河”的理论也得结合创新能力更新迭代。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22年行至半道,真正的至暗时刻或已过去,在追寻长期价值的漫漫征途中,愿与大家共勉努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