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新能源汽车,行业空间到底有多大?

字体大小:

近期不断看到汽车行业的好消息。

交流中很多朋友也问,为什么要关注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空间到底多大?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中汽协最新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在9月再创历史新高。

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93.9%。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

9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0.1万辆,同比再增73.9%,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是带动整体出口水平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推动中国汽车逐渐打破过往的低价标签。

我们认为所有产业之中,汽车将是无法回避的方向。我们正处于经济的转型升级之中,在“房住不炒”、降低地产高杠杆背景下,经济必然进入一个重结构、轻总量的过程之中。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来看,汽车是主要强国的共同支柱。全球汽车工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行业。作为高端制造的重要代表,在汽车领域实现升级突破,让中国车走向世界将成为中国的国运之战,也是我们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之一。

我们人口结构的趋势性改变,也促使人口红利等低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必然需要瞄向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代表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车产业链。

为什么汽车会成为稳增长重要的选择?汽车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链,2021年汽车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达7.6%,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如果我们去研究发达国家案例,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共同特点也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的确是强国的标配。

对普通家庭来说,乘用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购置单价高;对于经济来说,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消费占比高等。

01

内需市场,国内乘用车仍有稳定增长空间

从汽车工业本身的规律来看,中国的乘用车一年销量是在2000万辆左右。

如果横向对比看,2020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99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均超500辆,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千人保有量 350 辆。

纵向对比看,2005 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 33 辆,到 2020年提升至199辆,符合年均增长率12.7%。

达到巴西水平,仍有近乎翻倍的空间,参考日本、美国的保有量,中国的乘用车潜力应该是在5000万辆甚至到7000万辆销量之间。按照均价15万算,隐含着是10万亿左右市场。

(来自中金公司)

02

别忘了还有外需市场

看日本汽车销售数据,有2000万辆乘用车是卖给本国以外市场。如果中国汽车工业能够接棒,理论上中国汽车未来出口市场还会有3-5万亿市场,且是赚全球市场的钱。

这样看,汽车产业是隐含着15万亿到20万亿的市场。汽车和地产还有相似的地方,产业链比较长。汽车产业链可分成三到五级供应商,有tier1一级供应商、零部件的厂商,还有资源、金属粗加工、汽车服务等。有机构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相当于隐含60万亿的潜在规模,这对于经济来说是非常大的助力。

所以汽车产业也成为中国稳定增长过程中一个重要抓手。我们预计2035年,国内乘用车稳态年销可达 3500~4200万辆,基本实现全部电动化。

看未来,汽车行业正迎来百年未有的变局,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变化,中国也在实现弯道超车。从汽车工业未来的机会来看,比较重要的几个环节:

第一,一定来源于终端,如果中国汽车品牌主机厂不能够成功占领全球市场,包括占领中国本土市场,就意味着中国就很难诞生出强大的汽车工业,这是我们未来投资的一个重点。随着品牌上移、软件变现的逐步推进,中国在这个领域未来会产生5万亿市值以上的整车企业,就像海外美国市场一样。

第二,一定会有各个关键环节的巨人走出来。汽车零部件中价格量比较大的环节,集中在动力电池、半导体、汽车电子等几个关键环节,会在这些领域里产生一些中国最强大的企业,且这些企业会随着创新、随着中国成功的主机厂走向全球。

第三,在3-5年之后,也可能晚一点5-7年之后,完成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新车渗透率的提升,我们一定会看到商业模式的伟大创新。正如当年智能手机在推广过程中,会出现社交工具、短视频等新的业态,它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出现的,这是未来这个行业最让人心动的方向。

现阶段,新能源车大家主要看渗透率,现在渗透率还在早期阶段,中国和欧洲是急先锋,日本和美国略落后。欧洲已经到20%渗透率,中国2021全年渗透率达到14.8%,最新单月渗透率超过20%,已迈过政策驱动进入消费内生驱动阶段,2025年国内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50~60%。

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刚到10%,所以说现在正处在一个成长投资最好阶段,渗透率从10%到70%快速成长,正如2012年后的智能手机迅速扩张。达到80%之后是稳定增长阶段,每年增长10%、20%;更早渗透率10%前,是不确定阶段,偏主题投资。

行情往往是在质疑中前行,现在市场对销量还有质疑和担心。等关键的信息和数据验证,整个行情仍有望起势。政策催化、包括上半年消费累积效应,1-9月份数据是很不错的;从跟踪和调研看到的行业实际运行和排产情况,也是非常强劲的,我们对后续销售数据非常看好。

随着汽车供给的量逐步放出来,和新车型陆续发布、“金九银十”汽车Q4旺季到来,需求依然会持续得到印证。电动车中游龙头公司的估值分位明显在中期底部区间,相信随着后续销量的持续上拉兑现,估值和业绩还会迎来相应修复,中长期机遇非常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新能源汽车,行业空间到底有多大?

2022-10-14 来源:嘉实基金 关键词: 基金 投资 理财

为什么要关注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空间到底多大?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近期不断看到汽车行业的好消息。

交流中很多朋友也问,为什么要关注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空间到底多大?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中汽协最新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在9月再创历史新高。

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93.9%。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

9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0.1万辆,同比再增73.9%,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是带动整体出口水平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推动中国汽车逐渐打破过往的低价标签。

我们认为所有产业之中,汽车将是无法回避的方向。我们正处于经济的转型升级之中,在“房住不炒”、降低地产高杠杆背景下,经济必然进入一个重结构、轻总量的过程之中。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来看,汽车是主要强国的共同支柱。全球汽车工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行业。作为高端制造的重要代表,在汽车领域实现升级突破,让中国车走向世界将成为中国的国运之战,也是我们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之一。

我们人口结构的趋势性改变,也促使人口红利等低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必然需要瞄向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代表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车产业链。

为什么汽车会成为稳增长重要的选择?汽车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链,2021年汽车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达7.6%,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如果我们去研究发达国家案例,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共同特点也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的确是强国的标配。

对普通家庭来说,乘用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购置单价高;对于经济来说,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消费占比高等。

01

内需市场,国内乘用车仍有稳定增长空间

从汽车工业本身的规律来看,中国的乘用车一年销量是在2000万辆左右。

如果横向对比看,2020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99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均超500辆,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千人保有量 350 辆。

纵向对比看,2005 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 33 辆,到 2020年提升至199辆,符合年均增长率12.7%。

达到巴西水平,仍有近乎翻倍的空间,参考日本、美国的保有量,中国的乘用车潜力应该是在5000万辆甚至到7000万辆销量之间。按照均价15万算,隐含着是10万亿左右市场。

(来自中金公司)

02

别忘了还有外需市场

看日本汽车销售数据,有2000万辆乘用车是卖给本国以外市场。如果中国汽车工业能够接棒,理论上中国汽车未来出口市场还会有3-5万亿市场,且是赚全球市场的钱。

这样看,汽车产业是隐含着15万亿到20万亿的市场。汽车和地产还有相似的地方,产业链比较长。汽车产业链可分成三到五级供应商,有tier1一级供应商、零部件的厂商,还有资源、金属粗加工、汽车服务等。有机构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相当于隐含60万亿的潜在规模,这对于经济来说是非常大的助力。

所以汽车产业也成为中国稳定增长过程中一个重要抓手。我们预计2035年,国内乘用车稳态年销可达 3500~4200万辆,基本实现全部电动化。

看未来,汽车行业正迎来百年未有的变局,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变化,中国也在实现弯道超车。从汽车工业未来的机会来看,比较重要的几个环节:

第一,一定来源于终端,如果中国汽车品牌主机厂不能够成功占领全球市场,包括占领中国本土市场,就意味着中国就很难诞生出强大的汽车工业,这是我们未来投资的一个重点。随着品牌上移、软件变现的逐步推进,中国在这个领域未来会产生5万亿市值以上的整车企业,就像海外美国市场一样。

第二,一定会有各个关键环节的巨人走出来。汽车零部件中价格量比较大的环节,集中在动力电池、半导体、汽车电子等几个关键环节,会在这些领域里产生一些中国最强大的企业,且这些企业会随着创新、随着中国成功的主机厂走向全球。

第三,在3-5年之后,也可能晚一点5-7年之后,完成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新车渗透率的提升,我们一定会看到商业模式的伟大创新。正如当年智能手机在推广过程中,会出现社交工具、短视频等新的业态,它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出现的,这是未来这个行业最让人心动的方向。

现阶段,新能源车大家主要看渗透率,现在渗透率还在早期阶段,中国和欧洲是急先锋,日本和美国略落后。欧洲已经到20%渗透率,中国2021全年渗透率达到14.8%,最新单月渗透率超过20%,已迈过政策驱动进入消费内生驱动阶段,2025年国内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50~60%。

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刚到10%,所以说现在正处在一个成长投资最好阶段,渗透率从10%到70%快速成长,正如2012年后的智能手机迅速扩张。达到80%之后是稳定增长阶段,每年增长10%、20%;更早渗透率10%前,是不确定阶段,偏主题投资。

行情往往是在质疑中前行,现在市场对销量还有质疑和担心。等关键的信息和数据验证,整个行情仍有望起势。政策催化、包括上半年消费累积效应,1-9月份数据是很不错的;从跟踪和调研看到的行业实际运行和排产情况,也是非常强劲的,我们对后续销售数据非常看好。

随着汽车供给的量逐步放出来,和新车型陆续发布、“金九银十”汽车Q4旺季到来,需求依然会持续得到印证。电动车中游龙头公司的估值分位明显在中期底部区间,相信随着后续销量的持续上拉兑现,估值和业绩还会迎来相应修复,中长期机遇非常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