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
嘉实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随着完整数据的最终出炉,2010年基金规模排名尘埃落定,业绩为王的行业法则再次成为影响基金规模整体格局的重要推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基金业绩与规模之间“联动性”紧密,不少基金公司走出一条以业绩带动规模的路径。
大块头“善守”
2010年前十大基金公司座次最终落定,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包括QDII基金、剔除ETF联接基金),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广发、大成、银华、华安、上投摩根。
从数据上看,“前三把交椅”排位较为明确,而之后的名次则出现“混沌”:如果将ETF联接基金包括在内,则博时退居第五,第四的位置由南方取而代之;而本与“十强”失之毫厘的富国也可取代上投摩根跻身前十。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2010年前十大基金公司仍基本占据公募行业半壁江山,前十大公司管理资产占据总规模的46.94%,规模保持能力较强。
分析人士表示,在基金业“业绩为王”的混战格局中,依靠整体业绩不俗赢得投资者持续青睐是大型公司保持规模的重要原因。据晨星数据统计,在过去三年有完整业绩记录的261只基金中,共有33只基金取得了正回报,而华夏和嘉实旗下分别有8只和6只。
2010年结构市中,华夏、嘉实、大成等大型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毫不示弱。数据显示,嘉实全年整体业绩增长率达到12.35%,居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之首。嘉实增长和嘉实优质分别以24.87%和23.24%的收益率跻身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前十名。
“一哥”华夏也保持着业绩优势,华夏策略、华夏优增、华夏大盘分别以29.50%、24.75%、24.24%的净值增长率名列偏股型基金业绩榜前十;大成基金业绩同样出色,全年整体业绩增长率达8.67%。
小个子“快跑”
与大型公司相比,中小公司业绩带动规模成倍增长的效应更加明显,华商、摩根士丹利华鑫、东吴、银河等中小基金在2010年纷纷实现规模迅速增长。
其中华商基金是业绩“跑得最快”的公司,2010年整体业绩高达26.50%,旗下基金华商盛世(630002,基金吧)以37.77%的收益率夺得偏股型基金头筹,高出第二名近8个百分点,华商阿尔法以24.64%的收益率名列第6。
在业绩刺激下,华商基金规模由09年的133.84亿元迅速增长至2010年的417.28亿元,排名大幅上升至24名。
此外,2010年整体业绩排名前三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及东吴基金也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其中,摩根士丹利华鑫2010年规模增长约270%,排名上升15个名次。东吴基金2010年规模实现翻倍,排名上升8个名次。
债基成“赢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0年在大盘指数跌幅超10%的情况下,主动偏股基金以0.72%的优势整体跑赢大盘,但债基才是该年最大的赢家。数据显示,全年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7.63%,远超股基,其中富国天丰以16.27%的净值增长率位列2009年纯债基收益率第一名;长盛积债(080003,基金吧)全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5.54%,位列偏债型基金业绩榜首。
国联安基金旗下债基业亦十分突出,德盛增利(253020,基金吧)A、德盛增利B收益率都在12%以上,位于同类排名前十,国联安基金2010年实现规模增长近58.22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上半年市场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相对于饱受“调整”之苦的偏股型基金,债基取得了不俗业绩,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较旺的“人气”,部分新发债基甚至实现了一日售罄和百亿规模的盛况,为基金公司规模的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基金规模排名战落幕:华夏嘉实易方达排名前三
2011-01-05
随着完整数据的最终出炉,2010年基金规模排名尘埃落定,业绩为王的行业法则再次成为影响基金规模整体格局的重要推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基金业绩与规模之间“联动性”紧密,不少基金公司走出一条以业绩带动规模的路径。
大块头“善守”
2010年前十大基金公司座次最终落定,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包括QDII基金、剔除ETF联接基金),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广发、大成、银华、华安、上投摩根。
从数据上看,“前三把交椅”排位较为明确,而之后的名次则出现“混沌”:如果将ETF联接基金包括在内,则博时退居第五,第四的位置由南方取而代之;而本与“十强”失之毫厘的富国也可取代上投摩根跻身前十。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2010年前十大基金公司仍基本占据公募行业半壁江山,前十大公司管理资产占据总规模的46.94%,规模保持能力较强。
分析人士表示,在基金业“业绩为王”的混战格局中,依靠整体业绩不俗赢得投资者持续青睐是大型公司保持规模的重要原因。据晨星数据统计,在过去三年有完整业绩记录的261只基金中,共有33只基金取得了正回报,而华夏和嘉实旗下分别有8只和6只。
2010年结构市中,华夏、嘉实、大成等大型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毫不示弱。数据显示,嘉实全年整体业绩增长率达到12.35%,居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之首。嘉实增长和嘉实优质分别以24.87%和23.24%的收益率跻身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前十名。
“一哥”华夏也保持着业绩优势,华夏策略、华夏优增、华夏大盘分别以29.50%、24.75%、24.24%的净值增长率名列偏股型基金业绩榜前十;大成基金业绩同样出色,全年整体业绩增长率达8.67%。
小个子“快跑”
与大型公司相比,中小公司业绩带动规模成倍增长的效应更加明显,华商、摩根士丹利华鑫、东吴、银河等中小基金在2010年纷纷实现规模迅速增长。
其中华商基金是业绩“跑得最快”的公司,2010年整体业绩高达26.50%,旗下基金华商盛世(630002,基金吧)以37.77%的收益率夺得偏股型基金头筹,高出第二名近8个百分点,华商阿尔法以24.64%的收益率名列第6。
在业绩刺激下,华商基金规模由09年的133.84亿元迅速增长至2010年的417.28亿元,排名大幅上升至24名。
此外,2010年整体业绩排名前三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及东吴基金也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其中,摩根士丹利华鑫2010年规模增长约270%,排名上升15个名次。东吴基金2010年规模实现翻倍,排名上升8个名次。
债基成“赢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0年在大盘指数跌幅超10%的情况下,主动偏股基金以0.72%的优势整体跑赢大盘,但债基才是该年最大的赢家。数据显示,全年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7.63%,远超股基,其中富国天丰以16.27%的净值增长率位列2009年纯债基收益率第一名;长盛积债(080003,基金吧)全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5.54%,位列偏债型基金业绩榜首。
国联安基金旗下债基业亦十分突出,德盛增利(253020,基金吧)A、德盛增利B收益率都在12%以上,位于同类排名前十,国联安基金2010年实现规模增长近58.22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上半年市场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相对于饱受“调整”之苦的偏股型基金,债基取得了不俗业绩,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较旺的“人气”,部分新发债基甚至实现了一日售罄和百亿规模的盛况,为基金公司规模的增长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