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看中国人口现状和挑战

字体大小:

嘉实财富高级研究员 谭华清博士

人口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当下,中国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七普公布后,我们可以对当前中国人口现状做更加全面而清晰的判断。

一、当前人口形势

1.人口增速放缓

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5.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

虽然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与2000-2010年0.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2.2018年以来新增出生人数持续快速下降

2018年以来,我国新增出生人数开始出现快速下滑迹象。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

首先,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偏低。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3,远低于人口总量更替所需要的2.1。

其次,在总和生育率较低的水平下,二胎政策的效果并没有人口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好。“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二胎政策效果最明显的是2016-2017年。在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中国的出生人口迎来了一次小高峰。2016、2017年的全年出生人口分别2015年多230万和170万。但出生人数在2018年开始快速减少,下降速度有加速迹象。“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生育高峰很快就结束了。

3.育龄妇女人数有快速下降的迹象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育龄妇女人数自2011年开始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500万。其中20-40岁的生育黄金年龄段的妇女人数年均减少290万,下降幅度超过其他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人数

由于我国在1978年逐步开始“一孩”政策,而且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下,性别比逐渐失衡,女孩数量相对更少。因此,随着1960-70年的婴儿潮人口逐渐不再能生育,后续世代的育龄妇女总数还将继续下降。中国人口形势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紧要关头。

4.人口老龄化加速,抚养比在上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万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万人,占比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结合中国的人口结构,可以预计老龄人口比重提升的趋势还将延续。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我国2030和2050年的60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32.7%和41.3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6.86%和26.07%。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的继续上升进一步推升了我国的老年人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加强,未来我国或将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

5.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

根据七普数据,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2020年63.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2010年提升了14.21%,10年提升了14.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2个百分点。而与上一轮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化率从36.20提升到49.70,十年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了1.35个百分点。可见,过去十年的城镇化率提升速度有所加快。这说明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展望未来,63.9%的城镇化水平和发达经济体平均的80%的水平,我们还有16个点左右的差距。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仍有明显空间。

二、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对中国的未来的人口形势并不乐观。未来较长时间,我们既要应对新出生人口快速下降的挑战,还需要面临老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攀升的压力。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国情特征,国家也在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十四五规划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可以看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放开生育、降低生育成本,提升生育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5月31日,党中央根据人口形势作出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至此生育的制度约束基本取消了。

在生育率低于2.1的情况下,放开三胎的效果可能不大。政策还应该在降低生育成本、养育和教育成本等配套措施上发力,可以考虑适当的激励措施。通过降低生育成本以提高一胎生育率。要让年轻家庭愿生、敢生。

我们也清醒的知道,在人口老龄比较严重的社会,国家的政策收效甚微。以日本为例,为了鼓励生育,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给生育家庭减税、提供生育补贴、落实带薪产假等。但日本政府的政策并没有扭转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低欲望”、“躺平”这些现象在日本社会非常常见。

学者研究发现(尚丽等,2019),70-80后的生育意愿生二胎的意愿明显高于90后,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明显高于城市地区。这告诉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窗口期,采取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因为70后、80后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窗口随着年龄的变大很快就会结束。

2.不断健全养老制度,逐步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和养老产业

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不得不提前应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可能是潜在的方向。通常的养老第一支柱是指国家公共财政负担的养老支出,第二支柱是企业负担的养老支出,第三支柱则是个人负担的养老支出。

根据2016年的统计,美国三大支柱在养老支出的占比分别为11.07%,58.78%,30.15%。和美国相比,中国目前养老支出还是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二支柱为辅,第三支柱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第三支柱主要基于基金累计制的养老制度设计思路。即,个人自己建立一个储蓄账户,定期或不定期的存入一笔资金,这笔资金投入到一揽子公募基金上。在自己退休后,定期取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养老支出。在美国401K和IRA养老账户都市基金累计制,运行方式基本一样,唯一的区别是401K账户会有一部分投入来自于雇主,应该说可以归为第二支柱。美国主要通过税收递延的方式来鼓励劳动者存钱到养老账户中。比如存1万美金的资金到养老账户,那么当年该劳动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抵扣1万美元。同时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获得的资本利得也是免税的。但退休后取出的资金是要征收所得税。

当前我国在探索发展第三支柱,包括培育养老FOF投资和管理人才,丰富养老产品。因为养老账户底层多数是直接投资的是一揽子基金,尤其是投资股票基金是需要专业投顾陪伴。因此,在发展养老FOF的同时,我国也在2019年12月开始试点投顾业务。2019年10月以来,已有18家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上线了投顾业务。其中,有5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基金(华夏财富)、嘉实基金(嘉实财富)、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中欧基金(中欧钱滚滚);有3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分别为蚂蚁基金、腾安基金、以及盈米基金;有7家券商,分别为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及国联证券;有3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

3.逐步推进延迟退休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步深化,劳动力资源、养老金支出等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劳动人口总数在2012年已经见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深化,总劳动人口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深、尤其是第二次婴儿潮人口也逐步进入退休年龄,养老收支的平衡型挑战也日趋迫切。

延迟退休制度既能够增加劳动力资源,也能够改善养老金收支的平衡型问题。客观上,随着人的预期寿命的不断提升, 现行的1978年的退休年龄标准,即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也应当适当调整。

三、总结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处于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的阶段。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在生育率偏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通过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应是人口政策的重心。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生育率的提高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更长时间的谋划和坚持。研究表明,70后和80后的生育意愿较高,农村地区妇女生育意愿较高,但70后和80后的育龄妇女生育高峰也已经或者即将过去。

因此,从政策的引导方向,应该尽量加大对这些群体和地区的鼓励力度。

参考文献:
[1]尚丽, Mei ChunChung, 黄丽燕,等. 基于中国五省市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 030(009):1064-1069.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未来实际收益。
投资有风险。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看中国人口现状和挑战

2021-06-11 来源:嘉实财富 关键词: 人口 增长 基金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处于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的阶段,该怎么看,怎么办?

嘉实财富高级研究员 谭华清博士

人口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当下,中国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七普公布后,我们可以对当前中国人口现状做更加全面而清晰的判断。

一、当前人口形势

1.人口增速放缓

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5.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

虽然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与2000-2010年0.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2.2018年以来新增出生人数持续快速下降

2018年以来,我国新增出生人数开始出现快速下滑迹象。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

首先,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偏低。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3,远低于人口总量更替所需要的2.1。

其次,在总和生育率较低的水平下,二胎政策的效果并没有人口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好。“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二胎政策效果最明显的是2016-2017年。在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中国的出生人口迎来了一次小高峰。2016、2017年的全年出生人口分别2015年多230万和170万。但出生人数在2018年开始快速减少,下降速度有加速迹象。“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生育高峰很快就结束了。

3.育龄妇女人数有快速下降的迹象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育龄妇女人数自2011年开始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500万。其中20-40岁的生育黄金年龄段的妇女人数年均减少290万,下降幅度超过其他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人数

由于我国在1978年逐步开始“一孩”政策,而且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下,性别比逐渐失衡,女孩数量相对更少。因此,随着1960-70年的婴儿潮人口逐渐不再能生育,后续世代的育龄妇女总数还将继续下降。中国人口形势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紧要关头。

4.人口老龄化加速,抚养比在上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万人,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万人,占比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结合中国的人口结构,可以预计老龄人口比重提升的趋势还将延续。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我国2030和2050年的60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32.7%和41.3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6.86%和26.07%。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的继续上升进一步推升了我国的老年人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加强,未来我国或将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

5.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

根据七普数据,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2020年63.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2010年提升了14.21%,10年提升了14.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2个百分点。而与上一轮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化率从36.20提升到49.70,十年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了1.35个百分点。可见,过去十年的城镇化率提升速度有所加快。这说明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展望未来,63.9%的城镇化水平和发达经济体平均的80%的水平,我们还有16个点左右的差距。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仍有明显空间。

二、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对中国的未来的人口形势并不乐观。未来较长时间,我们既要应对新出生人口快速下降的挑战,还需要面临老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攀升的压力。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国情特征,国家也在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十四五规划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可以看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放开生育、降低生育成本,提升生育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5月31日,党中央根据人口形势作出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至此生育的制度约束基本取消了。

在生育率低于2.1的情况下,放开三胎的效果可能不大。政策还应该在降低生育成本、养育和教育成本等配套措施上发力,可以考虑适当的激励措施。通过降低生育成本以提高一胎生育率。要让年轻家庭愿生、敢生。

我们也清醒的知道,在人口老龄比较严重的社会,国家的政策收效甚微。以日本为例,为了鼓励生育,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给生育家庭减税、提供生育补贴、落实带薪产假等。但日本政府的政策并没有扭转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低欲望”、“躺平”这些现象在日本社会非常常见。

学者研究发现(尚丽等,2019),70-80后的生育意愿生二胎的意愿明显高于90后,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明显高于城市地区。这告诉我们,必须抓住难得的窗口期,采取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因为70后、80后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窗口随着年龄的变大很快就会结束。

2.不断健全养老制度,逐步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和养老产业

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不得不提前应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可能是潜在的方向。通常的养老第一支柱是指国家公共财政负担的养老支出,第二支柱是企业负担的养老支出,第三支柱则是个人负担的养老支出。

根据2016年的统计,美国三大支柱在养老支出的占比分别为11.07%,58.78%,30.15%。和美国相比,中国目前养老支出还是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二支柱为辅,第三支柱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第三支柱主要基于基金累计制的养老制度设计思路。即,个人自己建立一个储蓄账户,定期或不定期的存入一笔资金,这笔资金投入到一揽子公募基金上。在自己退休后,定期取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养老支出。在美国401K和IRA养老账户都市基金累计制,运行方式基本一样,唯一的区别是401K账户会有一部分投入来自于雇主,应该说可以归为第二支柱。美国主要通过税收递延的方式来鼓励劳动者存钱到养老账户中。比如存1万美金的资金到养老账户,那么当年该劳动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抵扣1万美元。同时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获得的资本利得也是免税的。但退休后取出的资金是要征收所得税。

当前我国在探索发展第三支柱,包括培育养老FOF投资和管理人才,丰富养老产品。因为养老账户底层多数是直接投资的是一揽子基金,尤其是投资股票基金是需要专业投顾陪伴。因此,在发展养老FOF的同时,我国也在2019年12月开始试点投顾业务。2019年10月以来,已有18家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上线了投顾业务。其中,有5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基金(华夏财富)、嘉实基金(嘉实财富)、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中欧基金(中欧钱滚滚);有3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分别为蚂蚁基金、腾安基金、以及盈米基金;有7家券商,分别为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及国联证券;有3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

3.逐步推进延迟退休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步深化,劳动力资源、养老金支出等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劳动人口总数在2012年已经见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深化,总劳动人口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深、尤其是第二次婴儿潮人口也逐步进入退休年龄,养老收支的平衡型挑战也日趋迫切。

延迟退休制度既能够增加劳动力资源,也能够改善养老金收支的平衡型问题。客观上,随着人的预期寿命的不断提升, 现行的1978年的退休年龄标准,即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也应当适当调整。

三、总结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处于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的阶段。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在生育率偏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通过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应是人口政策的重心。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生育率的提高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更长时间的谋划和坚持。研究表明,70后和80后的生育意愿较高,农村地区妇女生育意愿较高,但70后和80后的育龄妇女生育高峰也已经或者即将过去。

因此,从政策的引导方向,应该尽量加大对这些群体和地区的鼓励力度。

参考文献:
[1]尚丽, Mei ChunChung, 黄丽燕,等. 基于中国五省市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 030(009):1064-1069.

重要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无论何种情形,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未来实际收益。
投资有风险。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