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
嘉实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最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跨越式大发展,管理人和持有人的物理距离被互联网无限拉近,行情涨跌之中,嬉笑怒骂的情绪转化成各类段子满天飞,热闹是热闹,但情绪之外的理性思考,终究还是有些欠缺。
今天我们专访了嘉实大养老板块联席CIO王茜女士,在她的从业生涯中,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设计过投资策略,既有社保组合、专户的管理经历,也负责公募产品各类债基,希望她的分享能给我们普通人理财一些指引。
资管行业的老兵
公募基金行业论资排辈常看“基金经理年限”这个指标。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有2634位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年限”最长的就是王茜,17.43年。
“从入行到现在,做债券投资23个年头,如果从2003年开始管理基金算起,奔着18个年头去了,可以说,我是资产管理或者基金管理行业的老兵。”王茜笑语。
如果要给王茜的投资风格做一个提炼、打一个标签,可能就是“稳健”。从资产类别的属性俩看,债券投资较股市波动本来就小,而管理社保组合的经历奠定了这位“老兵”的投资风格底色。
“社保基金是我非常尊敬的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这么说呢?社保的资金属于长‘钱’,投资目标非常清晰,业绩基准也很清楚,我能够据此设计匹配最恰当的策略,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就会很高,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产生质疑和干扰。”王茜告诉记者。
王茜表示, “如果普通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目标规划能够如机构投资者一样清晰、理性,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能做到用人不疑,投资最难的事就迎刃而解了。”
“把基金当股票炒,追求高收益,天天看排名,这些都不是基金投资该有的行为。”王茜在谈及一些基金投资的误区时表示。她认为,普通人做资产配置其实应该参考机构投资者,它们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状况。
“最初,我们觉得普通的二级债基足以满足普通人偏稳健的投资需求,但是实际操作时发现,股债配比的不同也会导致部分债基的弹性比较大,并不普适风险承受能力弱的普通人,所以我和我的团队就在想,能否设计一款波动相对较小的产品,尤其是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净值型改造,这款产品能够承接原来的预期收益型产品。”王茜称。
“早前我们给机构投资者设计过一款类似的专户产品,效果挺好的,积累了一些成功的运作经验之后,我们就考虑怎么把这款产品复制开来推给社会公众。从嘉实的信念来说,一直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诸多因素之下,我们推出了鑫和。”王茜称。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嘉实鑫和一年持有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9.11%,业绩基准仅为2.63%。回溯过往,鑫和经历了2020年、2021年两次权益市场巨幅震荡、2020年5~6月债券市场深度调整,均展现出较好的控回撤能力,成立来最大回撤1.71%。
那么,鑫和具体是如何实现“理财+”的呢?根据王茜所透露的投资策略,一是自上而下,通过资产配置进行整体风险的把控,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左右;二,个股选择重视基本面和性价比;三,个券选择上,自下而上精选,以取得绝对收益为核心,不做久期暴露。
最近几年,宏观利率持续走低,资产新规打破刚兑,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诸多市场变化推动了公募基金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策略大发展,但在众多“固收+”产品中,王茜给自己定位的是更为细分、更强调稳健收益的“理财+”。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传统的理财产品是一种预期收益型产品,它的净值没有波动,稳定向上,收益确定性看起来很强。但市场经济里没有资产的价格是静态的,这种波动不能被展示方法所掩盖,给投资者造成误导。资产新规要求理财产品也要真实展示公允价值的变化,即所谓的净值化,某种意义上,是让理财产品和公募债基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王茜说。
王茜坦言,“理财+”产品本质也是“固收+”的一种,以鑫和为例,回撤目标控制在2%以内。“我们的目标是把‘理财+’产品打造成为资管新规下传统理财产品的补充或替代,强调的是收益的确定性以及波动的可控性”。
2021年上半年市场剧烈动荡时,一些“固收+”产品也出现了亏损。对此,王茜表示,固收类的产品强调的就是本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确定性,如果“固收+”产品长期给投资人带来负收益,不只是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也很难接受。“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固收+’产品按照资产构成比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风险资产占比较高的‘固收+’的确会存在阶段性的亏损”。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王茜: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先认识你自己
2021-07-07 来源:机构投资俱乐部 关键词: 基金 投资 理财
普通人做资产配置其实应该参考机构投资者,它们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状况。
最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跨越式大发展,管理人和持有人的物理距离被互联网无限拉近,行情涨跌之中,嬉笑怒骂的情绪转化成各类段子满天飞,热闹是热闹,但情绪之外的理性思考,终究还是有些欠缺。
今天我们专访了嘉实大养老板块联席CIO王茜女士,在她的从业生涯中,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设计过投资策略,既有社保组合、专户的管理经历,也负责公募产品各类债基,希望她的分享能给我们普通人理财一些指引。
资管行业的老兵
公募基金行业论资排辈常看“基金经理年限”这个指标。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有2634位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年限”最长的就是王茜,17.43年。
“从入行到现在,做债券投资23个年头,如果从2003年开始管理基金算起,奔着18个年头去了,可以说,我是资产管理或者基金管理行业的老兵。”王茜笑语。
如果要给王茜的投资风格做一个提炼、打一个标签,可能就是“稳健”。从资产类别的属性俩看,债券投资较股市波动本来就小,而管理社保组合的经历奠定了这位“老兵”的投资风格底色。
“社保基金是我非常尊敬的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这么说呢?社保的资金属于长‘钱’,投资目标非常清晰,业绩基准也很清楚,我能够据此设计匹配最恰当的策略,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就会很高,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产生质疑和干扰。”王茜告诉记者。
王茜表示, “如果普通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目标规划能够如机构投资者一样清晰、理性,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能做到用人不疑,投资最难的事就迎刃而解了。”
“把基金当股票炒,追求高收益,天天看排名,这些都不是基金投资该有的行为。”王茜在谈及一些基金投资的误区时表示。她认为,普通人做资产配置其实应该参考机构投资者,它们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状况。
“最初,我们觉得普通的二级债基足以满足普通人偏稳健的投资需求,但是实际操作时发现,股债配比的不同也会导致部分债基的弹性比较大,并不普适风险承受能力弱的普通人,所以我和我的团队就在想,能否设计一款波动相对较小的产品,尤其是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净值型改造,这款产品能够承接原来的预期收益型产品。”王茜称。
“早前我们给机构投资者设计过一款类似的专户产品,效果挺好的,积累了一些成功的运作经验之后,我们就考虑怎么把这款产品复制开来推给社会公众。从嘉实的信念来说,一直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诸多因素之下,我们推出了鑫和。”王茜称。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嘉实鑫和一年持有A成立以来累计收益9.11%,业绩基准仅为2.63%。回溯过往,鑫和经历了2020年、2021年两次权益市场巨幅震荡、2020年5~6月债券市场深度调整,均展现出较好的控回撤能力,成立来最大回撤1.71%。
那么,鑫和具体是如何实现“理财+”的呢?根据王茜所透露的投资策略,一是自上而下,通过资产配置进行整体风险的把控,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左右;二,个股选择重视基本面和性价比;三,个券选择上,自下而上精选,以取得绝对收益为核心,不做久期暴露。
最近几年,宏观利率持续走低,资产新规打破刚兑,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诸多市场变化推动了公募基金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策略大发展,但在众多“固收+”产品中,王茜给自己定位的是更为细分、更强调稳健收益的“理财+”。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传统的理财产品是一种预期收益型产品,它的净值没有波动,稳定向上,收益确定性看起来很强。但市场经济里没有资产的价格是静态的,这种波动不能被展示方法所掩盖,给投资者造成误导。资产新规要求理财产品也要真实展示公允价值的变化,即所谓的净值化,某种意义上,是让理财产品和公募债基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王茜说。
王茜坦言,“理财+”产品本质也是“固收+”的一种,以鑫和为例,回撤目标控制在2%以内。“我们的目标是把‘理财+’产品打造成为资管新规下传统理财产品的补充或替代,强调的是收益的确定性以及波动的可控性”。
2021年上半年市场剧烈动荡时,一些“固收+”产品也出现了亏损。对此,王茜表示,固收类的产品强调的就是本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确定性,如果“固收+”产品长期给投资人带来负收益,不只是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也很难接受。“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固收+’产品按照资产构成比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风险资产占比较高的‘固收+’的确会存在阶段性的亏损”。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