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苏文杰:“双碳”将是一场长期的供给侧改革

字体大小:

受“能耗双控”影响和化工品涨价逻辑,催生了大炼化及基础化工超景气周期。其中在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行业带动下,部分化工产品已拓展出超千亿市场规模,相关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在这一轮化工超长景气周期中,有哪些机会可以挖掘?另外,在“双碳”背景下,涉及板块有哪些?又有哪些机会可以布局呢?

9月23日下午,嘉实资源精选基金经理苏文杰作客每经APP《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间,和投资者分享了他的体会与心得。

“双碳”背景下 本轮周期股盈利韧性和持续性将超预期

苏文杰首先指出,本轮周期股盈利的韧性和持续性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因此即使经过了前期上涨,周期股的估值还是处于非常便宜的状态,甚至还有向上弹性。

他指出,之前周期行业扩产,只要有足够的土地、资金、技术、人员就可以。2016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引入了环保指标,但它意味着只要愿意增加环保的成本,企业就可以扩产,所以一段时间供给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到了“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想增加产能需要申请能耗指标,而能耗指标有总量限制,这样就使得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扩产的资格。

因此,包括化工等在内的所谓周期板块,这一波的整体韧性或者估值中枢一定是比过去有一个明显提高。这可能是之前许多投资者忽略了的因素。

需求端电动车增速最为确定 其次是光伏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苏文杰专门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对当前相关产业估值进行了分析。

其中,需求端包含电动车、光伏、风电、环保板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需求增长将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带来行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如果一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是50倍,五年时间收入和利润增长5倍,那么五年后它的估值将降至10倍,属于可接受估值。

在上述需求端有关的行业中,苏文杰特别强调,电动车确定性最强、增速最快。之前市场预期到2025年,电动车渗透率将达到25%,但今年7月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6%,那也就意味着到2025年电动车国内渗透率肯定不止25%,有可能达到30~40%。

其次将是光伏,它是新兴能源最重要组成部分。再其次是风电。此外,一些环保、机械设备子行业也将受益于新能源发展,但公司之间分化可能将较大。

供给端应优选拥有发展权的龙头公司

苏文杰解释,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同,因“双碳”要求,属于产能增长明显受限、对整体供给影响较大的行业。

这类行业由于受到“双碳”限制,行业供给不会有明显增加,但是需求还在增长,它的利润中枢会较过去十年有明显提升。比如一个行业,过去十年平均净利率只有5%,未来10年可能净利率达到15%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其利润将达到过去十年平均值的3倍。如此一来,行业估值相应也就不高了,尤其是这类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往往会成为稀缺标的。

苏文杰特别对供给端受影响的煤化工产业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传统煤化工多数是尿素、甲醇等分子较简单的产品,现在已越来越往新材料方面延伸。许多煤化工企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如可降解塑料所需要的BDO产品就来源于煤化工行业,因此在新材料领域,煤化工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但煤化工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其碳排放几乎位于化工板块之首。未来煤化工要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同时大概率将有一波洗牌,只有技术领先、管理领先、成本控制领先的企业,才有“发展权”。

“双碳”将对很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投资需保持长期跟踪

最后,苏文杰从宏观的配置思路,解释了“双碳”背景下的长期投资逻辑。

他指出,“碳中和”“碳达峰”可以理解为一个基本国策,它将是一场长期的“供给侧改革”,将对很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跟踪过程。

但正如“双碳”政策对需求端和供给端影响大不相同,对相关行业板块的配置思路也不相同。需求端来看,许多行业公司都可以配置,尤其应该优选增速较快的公司;而对供给端相关行业,则一定要选择可以有发展权的龙头。

苏文杰总结称,嘉实资源精选的配置思路中,“守正出奇”是坚持的原则,即60%~80%配置于阿尔法属性明显的龙头企业,此所谓“守正”;对一些具有价格和需求增量弹性的品种,配置20%~30%左右,此所谓“出奇”。与此同时,在“守正”类的公司中,在长期配置的前提下注意控制回撤;“出奇”部分则更多带来阶段性弹性,以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苏文杰:“双碳”将是一场长期的供给侧改革

2021-09-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基金 投资 理财

在这一轮化工超长景气周期中,有哪些机会可以挖掘?另外,在“双碳”背景下,涉及板块有哪些?又有哪些机会可以布局呢?

受“能耗双控”影响和化工品涨价逻辑,催生了大炼化及基础化工超景气周期。其中在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等行业带动下,部分化工产品已拓展出超千亿市场规模,相关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在这一轮化工超长景气周期中,有哪些机会可以挖掘?另外,在“双碳”背景下,涉及板块有哪些?又有哪些机会可以布局呢?

9月23日下午,嘉实资源精选基金经理苏文杰作客每经APP《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间,和投资者分享了他的体会与心得。

“双碳”背景下 本轮周期股盈利韧性和持续性将超预期

苏文杰首先指出,本轮周期股盈利的韧性和持续性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因此即使经过了前期上涨,周期股的估值还是处于非常便宜的状态,甚至还有向上弹性。

他指出,之前周期行业扩产,只要有足够的土地、资金、技术、人员就可以。2016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引入了环保指标,但它意味着只要愿意增加环保的成本,企业就可以扩产,所以一段时间供给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到了“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想增加产能需要申请能耗指标,而能耗指标有总量限制,这样就使得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扩产的资格。

因此,包括化工等在内的所谓周期板块,这一波的整体韧性或者估值中枢一定是比过去有一个明显提高。这可能是之前许多投资者忽略了的因素。

需求端电动车增速最为确定 其次是光伏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苏文杰专门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对当前相关产业估值进行了分析。

其中,需求端包含电动车、光伏、风电、环保板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需求增长将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带来行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如果一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是50倍,五年时间收入和利润增长5倍,那么五年后它的估值将降至10倍,属于可接受估值。

在上述需求端有关的行业中,苏文杰特别强调,电动车确定性最强、增速最快。之前市场预期到2025年,电动车渗透率将达到25%,但今年7月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6%,那也就意味着到2025年电动车国内渗透率肯定不止25%,有可能达到30~40%。

其次将是光伏,它是新兴能源最重要组成部分。再其次是风电。此外,一些环保、机械设备子行业也将受益于新能源发展,但公司之间分化可能将较大。

供给端应优选拥有发展权的龙头公司

苏文杰解释,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同,因“双碳”要求,属于产能增长明显受限、对整体供给影响较大的行业。

这类行业由于受到“双碳”限制,行业供给不会有明显增加,但是需求还在增长,它的利润中枢会较过去十年有明显提升。比如一个行业,过去十年平均净利率只有5%,未来10年可能净利率达到15%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其利润将达到过去十年平均值的3倍。如此一来,行业估值相应也就不高了,尤其是这类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往往会成为稀缺标的。

苏文杰特别对供给端受影响的煤化工产业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传统煤化工多数是尿素、甲醇等分子较简单的产品,现在已越来越往新材料方面延伸。许多煤化工企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如可降解塑料所需要的BDO产品就来源于煤化工行业,因此在新材料领域,煤化工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但煤化工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其碳排放几乎位于化工板块之首。未来煤化工要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同时大概率将有一波洗牌,只有技术领先、管理领先、成本控制领先的企业,才有“发展权”。

“双碳”将对很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投资需保持长期跟踪

最后,苏文杰从宏观的配置思路,解释了“双碳”背景下的长期投资逻辑。

他指出,“碳中和”“碳达峰”可以理解为一个基本国策,它将是一场长期的“供给侧改革”,将对很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跟踪过程。

但正如“双碳”政策对需求端和供给端影响大不相同,对相关行业板块的配置思路也不相同。需求端来看,许多行业公司都可以配置,尤其应该优选增速较快的公司;而对供给端相关行业,则一定要选择可以有发展权的龙头。

苏文杰总结称,嘉实资源精选的配置思路中,“守正出奇”是坚持的原则,即60%~80%配置于阿尔法属性明显的龙头企业,此所谓“守正”;对一些具有价格和需求增量弹性的品种,配置20%~30%左右,此所谓“出奇”。与此同时,在“守正”类的公司中,在长期配置的前提下注意控制回撤;“出奇”部分则更多带来阶段性弹性,以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