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走近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打造聚焦高弹性的“固收+”精品

字体大小:

日前,嘉实基金发布以“让+靠得住”为主题的“固收+”子品牌,充分发挥多策略、多资产配置能力,并通过具有纪律性约束严控回撤,力争为客户打造更可靠的“固收+”投资体验,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正是聚焦于高弹性的“固收+”产品细分市场顺势而生。

8月1日,嘉实鑫福一年持有期基金迎来重磅首发,这是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林洪钧蓄势已久全新发行的“固收+”力作,而他所带领的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框架与团队阵容也逐渐浮出水面。


“我希望能够做市场最需要的东西。”林洪钧表示,在资管时代浪潮之下和国家经济转型涌现一批优秀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固收+”产品既兼具了稳定性的需求,又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希望能够将个人投资能力圈、市场需求和嘉实平台资源有效结合。

深耕“固收+”

——固收与权益投资同等重要

林洪钧是市场上最早一批固收投资实战派,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兼具理学和商科教育背景,深耕证券基金行业17年,基金经理投资年限9年,一步步实现了从交易员、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角色进阶,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去年,林洪钧正式加入嘉实基金,担任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

在近20年的从业经历中,林洪钧长期立足于公募基金行业,并一直扎根于固收投资一线,所管理产品涉猎货币基金、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类型,尤其擅长债券及固收+类产品管理,能力圈十分广泛,多年的实操经验丰富,让他拥有穿越多轮牛熊的不俗实力。

投资注定是以不确定性为伍,面对拨云诡谲的市场起伏,使得他修炼出了强大的心态和应对极端市场变化的举措。这对于成熟的基金经理是经验的沉淀,更是逆市顶风前行实现出色业绩的大考。

梳理林洪钧所管理的过往产品业绩,正是实力的佐证。以他曾管理的财通收益增强A为例,在其2018年9月14日至2021年10月22日任职期间,2019、2020、2021年分别实现业绩回报4.45%、25.78%、16.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31%、-0.06%、2.10%。并且,该产品在海通证券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业绩排名分别为8/523、10/414、27/358,在偏债型基金中表现优异(截至2021年12月末)。另外,林洪钧曾担纲管理的财通安瑞短债A在2020年海通证券业绩排名中位列前3%(7/42)(注:海通证券排名,截至2021年12月末,分类为偏债债券型)。

“对‘固收+’基金经理而言,自上而下维度的固收投资能力,与自下而上角度下的个股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同等重要。”林洪钧表示。

固收增强策略逻辑

——“核心-卫星”引领

自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牵动大资管市场,在林洪钧看来,“固收+”市场经历了两到三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端净值化及非标类逐渐淡出市场,让部分个人投资者理财资金流向了“固收+”产品。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固收+”类产品总规模已突破2.4万亿,与2019年底的5324亿元相比增长了近4倍。

随着“固收+”潮流的大爆发,恰好赶上了大资管时代的风口,林洪钧能够将自身能力圈得到进一步发挥。“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策略,资产配置结构上更加分化,从方法论来说更加关注于有可能的α,我相信这些行业获得α的机会更加鲜明,来自于β的红利会很少。”

他强调,公募基金“固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是在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丰富,公募基金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固收、股票、商品、海外资产等,积累多资产的投研优势,这对侧重大类资产配置的“固收+”产品能够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二是权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天然优势,建立了相对健全、覆盖面广的投研体系、平台化操作、分散投资等,并将之应用于“固收+”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产品组合及策略投资。

这种策略具体体现到“固收+”产品管理上,林洪钧一般选择采用“核心-卫星”,即以固收投资为底仓配置,多个卫星策略作为辅助,如二级市场选股策略,套利策略、打新策略、定增策略等,产品的主要风险收益特征由核心策略决定,卫星策略起到增强作用且不同卫星策略之间相关性较低,这一方法论好处在于通过严格的仓位限定和建立不同投资标的、策略分散投资,显著降低投资组合波动的风险。

在二级市场策略上,以“产业为矛,多策略为盾”为核心逻辑,更多从产业逻辑和个股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配置方向,首先考虑个股所在行业的中期趋势,其次分析行业可能出现的边际变化,再根据个股估值水平进行评价,基于产业周期的选股逻辑使得他在权益机会挖掘方面风格犀利、精准,且一定挖掘到优质个股仓持适度集中。

以林洪钧在管理财通收益增强的持仓情况来分析,2019年一季度把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机会,产品净值阶段性上涨10.61%;2020年二季度把握住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机会,产品净值阶段上涨8.56%;2021年二三季度把握住电子、有色、食品饮料、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结构性机会,产品净值阶段性上涨35.29%(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固收增强策略战队

——实现团队与平台的耦合

如果说投资生涯前面的近二十年积淀是投资与市场的力量,那么选择加盟嘉实基金对于林洪钧更是站上更高的平台,重新再出发的勇敢出击。在嘉实基金,林洪钧的角色不仅是一名专注于固收投资的基金经理,也是带领团队顺应大资管时代最大限度满足“固收+”细分需求的领头人。

固收增强策略战队的形成,也是嘉实基石固收平台对正蓬勃发展“固收+”业务更细分需求的又一精准把握。目前,基于不同“固收+”产品定位和策略安排,嘉实基金已经布局了包括“固收+”解决方案、固收增强、多策略解决方案等不同投资风格战队,均由深耕固收市场多年且资产配置能力出色的投资总监担纲。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除了日常忙碌的调研、投资和路演,林洪钧实现了一支队伍与一个平台的耦合,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完成从无到有的搭建与扩容,把不同背景风格的投资人员有效黏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更加协同高效的投研团队,并根据产品定位配置团队成员的战略战术分工。

目前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林洪钧能力圈既覆盖固收投资所有产品类型策略,担起了固收底层资产构建和整体把控权益资产配置的大旗。团队中,叶萌具有多年股票和转债投研经验,投资风格更积极,对新能源、TMT等成长型行业及生猪、有色、煤炭等周期行业长期跟踪根究;左勇具有6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力争从长坡厚雪的行业赛道精选投资标的来贡献组合超额收益。

更重要的是,“固收+”产品是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这正好让平台和机制发挥用武之处。林洪钧表示,如何利用好嘉实投研平台,运用嘉实权益投资、量化投资、宏观研究、信用研究、资产配置等投研资源,通过有效沟通和架构搭建,使得团队的个人能力与平台之间形成有效协同,对于整个团队投资策略而言是重要的融合与赋能,力求为客户资产的长期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走近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打造聚焦高弹性的“固收+”精品

2022-08-02 来源:嘉实基金 关键词: 基金 投资 理财

固收增强策略战队的形成,也是嘉实基石固收平台对正蓬勃发展“固收+”业务更细分需求的又一精准把握。

日前,嘉实基金发布以“让+靠得住”为主题的“固收+”子品牌,充分发挥多策略、多资产配置能力,并通过具有纪律性约束严控回撤,力争为客户打造更可靠的“固收+”投资体验,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正是聚焦于高弹性的“固收+”产品细分市场顺势而生。

8月1日,嘉实鑫福一年持有期基金迎来重磅首发,这是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林洪钧蓄势已久全新发行的“固收+”力作,而他所带领的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框架与团队阵容也逐渐浮出水面。


“我希望能够做市场最需要的东西。”林洪钧表示,在资管时代浪潮之下和国家经济转型涌现一批优秀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固收+”产品既兼具了稳定性的需求,又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希望能够将个人投资能力圈、市场需求和嘉实平台资源有效结合。

深耕“固收+”

——固收与权益投资同等重要

林洪钧是市场上最早一批固收投资实战派,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兼具理学和商科教育背景,深耕证券基金行业17年,基金经理投资年限9年,一步步实现了从交易员、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角色进阶,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去年,林洪钧正式加入嘉实基金,担任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

在近20年的从业经历中,林洪钧长期立足于公募基金行业,并一直扎根于固收投资一线,所管理产品涉猎货币基金、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类型,尤其擅长债券及固收+类产品管理,能力圈十分广泛,多年的实操经验丰富,让他拥有穿越多轮牛熊的不俗实力。

投资注定是以不确定性为伍,面对拨云诡谲的市场起伏,使得他修炼出了强大的心态和应对极端市场变化的举措。这对于成熟的基金经理是经验的沉淀,更是逆市顶风前行实现出色业绩的大考。

梳理林洪钧所管理的过往产品业绩,正是实力的佐证。以他曾管理的财通收益增强A为例,在其2018年9月14日至2021年10月22日任职期间,2019、2020、2021年分别实现业绩回报4.45%、25.78%、16.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31%、-0.06%、2.10%。并且,该产品在海通证券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业绩排名分别为8/523、10/414、27/358,在偏债型基金中表现优异(截至2021年12月末)。另外,林洪钧曾担纲管理的财通安瑞短债A在2020年海通证券业绩排名中位列前3%(7/42)(注:海通证券排名,截至2021年12月末,分类为偏债债券型)。

“对‘固收+’基金经理而言,自上而下维度的固收投资能力,与自下而上角度下的个股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同等重要。”林洪钧表示。

固收增强策略逻辑

——“核心-卫星”引领

自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牵动大资管市场,在林洪钧看来,“固收+”市场经历了两到三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端净值化及非标类逐渐淡出市场,让部分个人投资者理财资金流向了“固收+”产品。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固收+”类产品总规模已突破2.4万亿,与2019年底的5324亿元相比增长了近4倍。

随着“固收+”潮流的大爆发,恰好赶上了大资管时代的风口,林洪钧能够将自身能力圈得到进一步发挥。“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策略,资产配置结构上更加分化,从方法论来说更加关注于有可能的α,我相信这些行业获得α的机会更加鲜明,来自于β的红利会很少。”

他强调,公募基金“固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是在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丰富,公募基金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固收、股票、商品、海外资产等,积累多资产的投研优势,这对侧重大类资产配置的“固收+”产品能够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二是权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天然优势,建立了相对健全、覆盖面广的投研体系、平台化操作、分散投资等,并将之应用于“固收+”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产品组合及策略投资。

这种策略具体体现到“固收+”产品管理上,林洪钧一般选择采用“核心-卫星”,即以固收投资为底仓配置,多个卫星策略作为辅助,如二级市场选股策略,套利策略、打新策略、定增策略等,产品的主要风险收益特征由核心策略决定,卫星策略起到增强作用且不同卫星策略之间相关性较低,这一方法论好处在于通过严格的仓位限定和建立不同投资标的、策略分散投资,显著降低投资组合波动的风险。

在二级市场策略上,以“产业为矛,多策略为盾”为核心逻辑,更多从产业逻辑和个股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配置方向,首先考虑个股所在行业的中期趋势,其次分析行业可能出现的边际变化,再根据个股估值水平进行评价,基于产业周期的选股逻辑使得他在权益机会挖掘方面风格犀利、精准,且一定挖掘到优质个股仓持适度集中。

以林洪钧在管理财通收益增强的持仓情况来分析,2019年一季度把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机会,产品净值阶段性上涨10.61%;2020年二季度把握住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机会,产品净值阶段上涨8.56%;2021年二三季度把握住电子、有色、食品饮料、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结构性机会,产品净值阶段性上涨35.29%(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固收增强策略战队

——实现团队与平台的耦合

如果说投资生涯前面的近二十年积淀是投资与市场的力量,那么选择加盟嘉实基金对于林洪钧更是站上更高的平台,重新再出发的勇敢出击。在嘉实基金,林洪钧的角色不仅是一名专注于固收投资的基金经理,也是带领团队顺应大资管时代最大限度满足“固收+”细分需求的领头人。

固收增强策略战队的形成,也是嘉实基石固收平台对正蓬勃发展“固收+”业务更细分需求的又一精准把握。目前,基于不同“固收+”产品定位和策略安排,嘉实基金已经布局了包括“固收+”解决方案、固收增强、多策略解决方案等不同投资风格战队,均由深耕固收市场多年且资产配置能力出色的投资总监担纲。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除了日常忙碌的调研、投资和路演,林洪钧实现了一支队伍与一个平台的耦合,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完成从无到有的搭建与扩容,把不同背景风格的投资人员有效黏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更加协同高效的投研团队,并根据产品定位配置团队成员的战略战术分工。

目前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林洪钧能力圈既覆盖固收投资所有产品类型策略,担起了固收底层资产构建和整体把控权益资产配置的大旗。团队中,叶萌具有多年股票和转债投研经验,投资风格更积极,对新能源、TMT等成长型行业及生猪、有色、煤炭等周期行业长期跟踪根究;左勇具有6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力争从长坡厚雪的行业赛道精选投资标的来贡献组合超额收益。

更重要的是,“固收+”产品是以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这正好让平台和机制发挥用武之处。林洪钧表示,如何利用好嘉实投研平台,运用嘉实权益投资、量化投资、宏观研究、信用研究、资产配置等投研资源,通过有效沟通和架构搭建,使得团队的个人能力与平台之间形成有效协同,对于整个团队投资策略而言是重要的融合与赋能,力求为客户资产的长期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