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相关基金

更多

相关资讯

嘉实动态

后市怎么投?权益基金半年报这么说

字体大小:

情绪回暖、交投活跃、代表性指数震荡走高、基金赚钱效应持续累积……与此同时,大家也比较关心:新高之下后市走势如何?哪些中长期投资机遇值得继续坚守和把握?

恰逢公募基金半年报密集披露,小编梳理提炼了嘉实基金多位权益基金经理的后市观点,这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注:更多、更完整的基金产品2025年中期报告请关注嘉实基金官方披露渠道。

外部环境有利于经济企稳,内生政策支持也增大了国内经济企稳的内生动力。展望未来三年,随着经济周期的调整走向尾声,在未来供给侧“反内卷”的推动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有望走出新的周期。

中国大部分资产仍然处于历史估值的低位。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事件显示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已经从早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少量行业点射到AI、互联网、军工等行业多点开花的状态,国内风险偏好明显抬升。从资产定价的空间、景气、估值分位和风险偏好四个维度分析,后续中国资产都有望继续修复。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

宏观层面上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助力价格回暖企稳,短期内增量资金持续入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风格有望从此前的红利和微盘哑铃结构逐步向成长板块回归,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成长板块或将成为阶段主线。

从中长期维度看,企业盈利预计下半年后段见底回升,同时宏观层面如果出现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步发力、地产企稳或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等催化,市场风险偏好可能进一步提升。当前部分大市值核心资产具备较强配置吸引力,结构性机会与指数机会或将并存,着重关注三季度出现的结构性向指数型行情扩散转变的可能性。

——嘉实基金Smart-Beta和指数投资首席投资官刘斌

我们预计国内经济偏弱但有一定韧性。宏观流动性预计会继续维持宽松,我们对下半年市场表现相对乐观。

上市公司盈利在明年有望迎来显著好转会在资本市场提前反映,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荒”也使得红利类股票更具吸引力。预计高股息红利资产和代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方向的资产都会有较好表现,科技创新方面看好泛科技领域的半导体、AI、消费电子、软件互联网,以及军工、创新药行业。另外,2021年以来调整充分的部分传统优质公司也有望迎来底部反转的机会。

——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归凯

国内大概率处于企稳向上阶段,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制造业PMI低于50,在周期底部对于未来可以适当乐观一些。

中国正在经历从投资拉动的经济体向消费拉动的经济体转型的过程,内需提振具有很好的政策支持,随着外部关税落地,内部重要会议的召开,下半年需求端的政策会更加明朗,同时供给侧强调反内卷,价格法修正草案出台,都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市场竞争,有助于企业盈利的改善,消费行业也同样会出现盈利的改善。

我们仍然看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也会积极寻找,丰富组合的收益来源。此外,A/H股两市具有全球最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重点看好低估值的银行、周期品、房地产。

——嘉实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新消费股票基金经理谭丽

资本市场总是领先于经济周期,我们对下半年证券市场的表现并不悲观。资金层面看,居民储蓄的配置力量、以及外资配置力量,都有可能成为支撑资本市场行情的因素。组合管理上,我们会继续把关注点聚焦在企业长期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上,估值的安全边际仍会是我们选股的主要考量。

——嘉实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张金涛

当前市场情绪已经逐步修复,政策面关注企业竞争的合理有序,整体上需要用寻找机会的视角来引领投资,加大对红利成长的重视力度。下半年我们会密切关注顺周期领域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顺周期红利资产总体在盈利和预期的低位,如果积极的变化出现,会有不错的机会。重点关注煤炭、工程机械、消费、资源品等领域。

——嘉实基金股票研究部总监、嘉实红利精选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刘杰

随着“反内卷”等政策的陆续推出,市场有望逐步演绎企业盈利复苏的逻辑,而在流动性非常宽松的背景下,目前确实还看不到太大的风险。从行业配置上,经济复苏的初期,科技行业依然是最值得期待的板块,无论是长久期特性,还是短期高增长的可能。我们依然维持对于半导体先进制程、智能驾驶、AI端和应用的高比例配置。

——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贵重

预计流动性宽松与结构行情持续一年之后逐步扩散的风险偏好依然是给予市场托底的支撑力量。而随着宏观上财政发力,地产拖累程度的触底、重点行业供给侧反内卷开始发力,以及更多行业产能周期自发的迈过拐点,在经历了关税带来的扰动之后,下半年预计将见到迟来的企业盈利周期拐点。

——嘉实大周期研究总监、嘉实基础产业优选股票基金经理肖觅

政府对于内需资产的重视度仍在加强,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刺激窗口,结构性行情仍是大概率情景。节奏上,消费成长股正在迎来第二次布局机会,在Q3低预期标的业绩加速、政策刺激预期强化、Q4估值顺利切换的带动下,新一轮新消费beta行情正在酝酿中。

从具体投资线索来看,新品类、新渠道、新区域、新人群、新技术驱动所谓“新”消费行情仍将是中短期内需资产投资的最重要方向。后续伴随地产价格企稳、财富效应逐步体现,2026年消费板块有望从结构性行情向全面性行情过渡。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嘉实消费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吴越

注:以上看好方向为基金经理当前看好方向,不代表相关基金产品未来长期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后市怎么投?权益基金半年报这么说

2025-09-02 来源:嘉实基金

情绪回暖、交投活跃、代表性指数震荡走高、基金赚钱效应持续累积……与此同时,大家也比较关心:新高之下后市走势如何?哪些中长期投资机遇值得继续坚守和把握?

恰逢公募基金半年报密集披露,小编梳理提炼了嘉实基金多位权益基金经理的后市观点,这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注:更多、更完整的基金产品2025年中期报告请关注嘉实基金官方披露渠道。

外部环境有利于经济企稳,内生政策支持也增大了国内经济企稳的内生动力。展望未来三年,随着经济周期的调整走向尾声,在未来供给侧“反内卷”的推动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有望走出新的周期。

中国大部分资产仍然处于历史估值的低位。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事件显示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已经从早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少量行业点射到AI、互联网、军工等行业多点开花的状态,国内风险偏好明显抬升。从资产定价的空间、景气、估值分位和风险偏好四个维度分析,后续中国资产都有望继续修复。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

宏观层面上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助力价格回暖企稳,短期内增量资金持续入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风格有望从此前的红利和微盘哑铃结构逐步向成长板块回归,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成长板块或将成为阶段主线。

从中长期维度看,企业盈利预计下半年后段见底回升,同时宏观层面如果出现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步发力、地产企稳或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等催化,市场风险偏好可能进一步提升。当前部分大市值核心资产具备较强配置吸引力,结构性机会与指数机会或将并存,着重关注三季度出现的结构性向指数型行情扩散转变的可能性。

——嘉实基金Smart-Beta和指数投资首席投资官刘斌

我们预计国内经济偏弱但有一定韧性。宏观流动性预计会继续维持宽松,我们对下半年市场表现相对乐观。

上市公司盈利在明年有望迎来显著好转会在资本市场提前反映,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荒”也使得红利类股票更具吸引力。预计高股息红利资产和代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方向的资产都会有较好表现,科技创新方面看好泛科技领域的半导体、AI、消费电子、软件互联网,以及军工、创新药行业。另外,2021年以来调整充分的部分传统优质公司也有望迎来底部反转的机会。

——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归凯

国内大概率处于企稳向上阶段,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制造业PMI低于50,在周期底部对于未来可以适当乐观一些。

中国正在经历从投资拉动的经济体向消费拉动的经济体转型的过程,内需提振具有很好的政策支持,随着外部关税落地,内部重要会议的召开,下半年需求端的政策会更加明朗,同时供给侧强调反内卷,价格法修正草案出台,都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市场竞争,有助于企业盈利的改善,消费行业也同样会出现盈利的改善。

我们仍然看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也会积极寻找,丰富组合的收益来源。此外,A/H股两市具有全球最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重点看好低估值的银行、周期品、房地产。

——嘉实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新消费股票基金经理谭丽

资本市场总是领先于经济周期,我们对下半年证券市场的表现并不悲观。资金层面看,居民储蓄的配置力量、以及外资配置力量,都有可能成为支撑资本市场行情的因素。组合管理上,我们会继续把关注点聚焦在企业长期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上,估值的安全边际仍会是我们选股的主要考量。

——嘉实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张金涛

当前市场情绪已经逐步修复,政策面关注企业竞争的合理有序,整体上需要用寻找机会的视角来引领投资,加大对红利成长的重视力度。下半年我们会密切关注顺周期领域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顺周期红利资产总体在盈利和预期的低位,如果积极的变化出现,会有不错的机会。重点关注煤炭、工程机械、消费、资源品等领域。

——嘉实基金股票研究部总监、嘉实红利精选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刘杰

随着“反内卷”等政策的陆续推出,市场有望逐步演绎企业盈利复苏的逻辑,而在流动性非常宽松的背景下,目前确实还看不到太大的风险。从行业配置上,经济复苏的初期,科技行业依然是最值得期待的板块,无论是长久期特性,还是短期高增长的可能。我们依然维持对于半导体先进制程、智能驾驶、AI端和应用的高比例配置。

——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王贵重

预计流动性宽松与结构行情持续一年之后逐步扩散的风险偏好依然是给予市场托底的支撑力量。而随着宏观上财政发力,地产拖累程度的触底、重点行业供给侧反内卷开始发力,以及更多行业产能周期自发的迈过拐点,在经历了关税带来的扰动之后,下半年预计将见到迟来的企业盈利周期拐点。

——嘉实大周期研究总监、嘉实基础产业优选股票基金经理肖觅

政府对于内需资产的重视度仍在加强,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刺激窗口,结构性行情仍是大概率情景。节奏上,消费成长股正在迎来第二次布局机会,在Q3低预期标的业绩加速、政策刺激预期强化、Q4估值顺利切换的带动下,新一轮新消费beta行情正在酝酿中。

从具体投资线索来看,新品类、新渠道、新区域、新人群、新技术驱动所谓“新”消费行情仍将是中短期内需资产投资的最重要方向。后续伴随地产价格企稳、财富效应逐步体现,2026年消费板块有望从结构性行情向全面性行情过渡。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嘉实消费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吴越

注:以上看好方向为基金经理当前看好方向,不代表相关基金产品未来长期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